韋陀銀幣:你若真修 我必護法

        集幣在線 19-06-18 10:08:47 中國集幣在線

        金銀幣最近的熱點非平遙古城莫屬仿佛大街小巷皆談韋陀是的你若真修,我必護法小集也著了迷般開始做宗教文化的功課

        關(guān)于韋陀 

        韋馱菩薩,又稱韋陀天,梵名音譯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韋陀菩薩是護持正法的一位大菩薩。

        佛經(jīng)有云:韋馱天將,菩薩化身,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zhèn)魔軍,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你若真修,我必護法”,這是傳喜法師在開示中對韋馱菩薩的形容,在佛教中,是一位地位卓然的護法神。

        銀幣上的韋陀

        “韋馱”塑像,雖然不是雙林寺的主像,卻被歷史學(xué)界評價為“明代乃至中國傳統(tǒng)雕塑的傳世佳作之一,是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結(jié)晶。它凝聚了民族性的藝術(shù)特點,且有著極高的美學(xué)價值,是民族藝術(shù)的瑰寶。”

        “亦男亦女,武而不魯”。學(xué)界在評價這尊韋馱塑像造型時,最常用的就是這個八字評語。這是韋馱塑像相較于雙林寺乃至其他同時代佛像雕塑的最大特色,宗教氣勢的外放和世俗氣質(zhì)的內(nèi)斂保持了一個完美的平衡狀態(tài)。

        平遙古城與雙林寺與韋陀

        1997年12月3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21次會議在那不勒斯城通過決議:將平遙古城(一城兩寺:平遙古城以及雙林寺、鎮(zhèn)國寺)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平遙古城墻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縣級城池。其歷史追溯至西周宣王時期,北魏時期郡縣合并,形成平遙縣建制,明洪武年間擴建加固,形成現(xiàn)存基本形態(tài)。整座城墻由墻身、馬面、擋馬墻、垛口、城門以及甕城構(gòu)成。城墻頂部的附屬物有敵樓、角樓、城樓、魁星樓、文昌閣、點將臺。環(huán)城共有敵樓72座,垛口3000個。寓意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這種儒家思想的布局是在清咸豐年間才形成的,反映了先民崇文尚商的傳統(tǒng)思想。

        方寸之悟

        30克銀幣上的這尊護法神,似乎洞悉了世間的一切喜樂悲苦,有時如父有時又如母,有時好像在不可測度的沉思中,有時又似乎憐愛眾生的悲苦掙扎。“你若真修,我必護法”,它到底在表達(dá)玄之又玄、高深不可揣度的宗教情緒,端看觀者自己的心緒。但是無論它的外部表情如何,我們都可以看出其外在的威嚴(yán)肅穆,與靜穆慈和的和諧。

        世間皆談韋陀,一種守護與安心罷了。

        更多郵幣卡交易、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集幣頭條APP。
        集幣頭條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zé)聲明 | 廣告服務(wù)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dǎo)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