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簡稱WWF,現在更名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于1961年成立于瑞士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莫爾各斯,它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之一,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0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90多個國家活躍著的網絡。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是世界最大的、經驗最豐富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
1986年,為了籌措經費確保更大范圍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又正值該機構成立25周年,全球共25個國家級鑄幣機構共同鑄造發行了一套命題紀念幣,這套紀念幣包括3種金幣和25種銀幣,其中中國的牦牛和大熊貓分別成為金幣和銀幣的主體題材,并上海造幣廠和英國皇家造幣廠合作設計雕刻,由上幣廠完成鑄造。
現在就從多個方面來談談這套國際協作紀念幣的收藏價值:
首先,唯一一套中國參與國際聯合鑄造,也是首套中外合作設計鑄造的紀念幣。全程參與設計過程的我方工藝美術師陳堅先生曾回憶說,英國皇家造幣廠的設計師帶來一塊由英國雕刻師采用寫實手法雕制的大熊貓銀幣石膏型,與中國雕刻師以凹凸雕刻相結合手法雕制的大熊貓銀幣石膏型進行比較,并同時打出了樣品。經反復對照研究,最后考慮到為了與牦牛金幣雕刻形式相統一,決定采用以寫實手法雕制的大熊貓銀幣與牦牛金幣相組成一組,正式向全世界發行。因此不僅這套幣在錢幣領域具有特殊地位,從這套幣的設計過程來看,也充分反映著中國造幣界與國外同行的寫作交流,對于中國錢幣事業的發展,具有史料價值。
其次,題材適應世界潮流,流通量稀缺。環境保護是21世紀最流行的話題,隨著世界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對于資源的浪費和破壞,讓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可持續性發展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動物保護組織,以它的成立25周年為命題,這套幣的誕生本身就呼應著這樣一股潮流,何況牦牛和大熊貓都是我國獨有的國家級珍稀動物,從題材到圖案,不可不說,具有永恒的魅力。而且這套幣發行肇始就面向世界,海外藏家趨之若騖,時至今日,在國內的市場上要找到一枚就屬難事,要找齊一套更屬很難完成的任務,稀缺的流通量更為這套紀念幣抹上了一股神秘的色澤。
再次,從畫面的表現來看,也具有獨特的味道。整套幣均采用寫實風格設計雕刻,大熊貓銀幣的表現風格與我國發行的熊貓系列紀念幣還是有著非常鮮明的區別,熊貓半俯臥,毛發清晰可見、栩栩如生,似乎能夠立刻產生觸摸手感上的異樣,草地肥沃,毛竹松針相伴,好一幅生機勃勃的熊貓野外生活圖景。在全世界僅有牦牛1400多萬頭,大都繁衍生息在我國青藏高原及周圍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牦牛體軀高大,心肺發達,肌肉緊湊,身長腿短,筋骨結實,體側腹部和四肢的被毛柔軟厚密,牛皮質地堅韌、光亮耐磨。這些牦牛的特性在這枚金幣上都有著淋漓盡致地刻畫,遠景中遠山連綿,白云繚繞,讓觀賞者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高原風情。整套幣風格寫實,刀法細膩,當屬早期紀念幣的精品之作。
收藏紀念幣,更希望能夠在紀念幣的延伸中尋找到對于真、善、美的理解,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這是一些公益廣告上常常出現的廣告語,作為一套帶有公益性質的紀念幣,又擁有如此多的特性,其蘊涵的收藏價值不言而喻,希望有心人可以尋之,覓之,得之。
作者:雷雷,本稿刊載于2008年1月上旬出版的第一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