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無數人寄予厚望--上波牛市最高點2245點,昨日在無聲中告破,沒有多空雙方激烈的"搏殺"、沒有所謂的"生死"較量。以最平靜、最簡單、大家最熟悉的早盤低開方式完成,這無疑標志著股改牛市的灰飛煙滅,牛市的"美妙"已成往事,曾經有人"叫囂"年內滬指上8000點甚至10000點,現在想起來只能當成一個"無厘頭"的冷笑話。
究竟為何會跌得如此慘?回顧歷史上多輪牛熊交替的規律,反思市場格局的深刻變革,從定價權的變遷中,從各方力量強弱的轉換間,我們找到了暴跌的真正原因。
時隔7年 2245點再度失守 跌破2245點并無太大懸念,但是誰都沒有想到2245點會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周五滬指直接以低開53點的方式就輕易跌破了上輪牛市的頂點,根本沒有給那些幻想保衛2245點的投資者任何機會。
受周四歐美股市大幅下跌影響,昨日滬指直接跳空低開在2224.53點,隨著逢低買盤的不斷涌現,滬指開始低位震蕩,跌幅有所收窄,最高摸至2238.32點,但午后13點30分后,滬指開始逐波回落,盤中還一度失守2200點整數關口,最終勉強報收在2202.45點,大跌74.96點,跌幅達3.29%。
昨日滬市成交288.5億元,成交量依舊萎靡,顯示市場信心已經完全崩潰。
不到一年的時間,滬指就從6124點下跌到2200點,將近4000點已經灰飛煙滅,跌幅高達64%,冠居全球。
A股的總市值,也從2007年10月16日的28.7萬億元,暴跌至昨日收盤后的14.28億元,總市值下跌超過一半。
在經過了這輪罕見的快速下跌之后,滬深兩市的估值水平也是大幅滑落。截至昨日收盤后,滬市平均靜態市盈率已經下降至17.89倍,深市平均靜態市盈率約降至18.4倍,而中小板市盈率跌至24.28倍。而在去年牛市最瘋狂的時候,滬市的平均靜態市盈率曾經高達71.38倍。
7年前,2245點成為了上一輪牛市的頂點,而7年后的今天,滬指再度跌破2245點,也意味著本輪牛市被徹底終結。
2245點就像一道魔咒,始終壓在市場前進的道路上。不過,從大盤指數的歷史演繹方式來看,2245點不會永遠與我們訣別,如同當年的滬指1300點一樣,在長達10年的時間里,大盤反復對1300點發起沖擊,或成功,或失敗,但1300點最終還是被上漲的滾滾洪流所粉碎。
行情梳理 1300點 股權分置時代的價值中樞
1300點 多空爭奪達10年
歷史上,1300點曾是市場的一道坎,無數投資者的股市淘金之夢,都被1300點無情地終結。
從1992年滬市大盤第一次站上1300點開始,在長達10年的時間里,多空雙方在1300點附近激烈廝殺爭奪,大大小小的戰斗加在一起超過了10次。1300點也成為"股權分置時代"的價值中樞。
1992年5月,大盤歷史上首次站上1300點。當時,在全面放開股價、實行自由競價交易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大盤出現一輪井噴。當時市場中可交易的品種很少,滬市老八股、以及深圳本地股表現十分出色,其中,滬市的輕工機械、二紡機、異型鋼管等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上漲7倍以上,其他股票也出現普漲行情。1992年5月26日,滬指指數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以1990年12月9日為基期,滬指在一年半的時間中暴漲1329%。不過行情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短暫的激情過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386.85點,幾乎打回原形。1300點也成為第一批股民的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