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郵市打折票張應成為投資首選 湯成光
以上為筆者外行的一孔之見,還請方家指教。彭大勇 2月19日,雞年春節剛過,上海、北京等地雪過天晴、氣溫回升。各大郵市上的郵商陸續返回,人數在慢慢地增加。目前市場上能夠看到的成交有限,以“羊小版”等為代表的小版張、小版票板塊也呈現低位盤整態勢(賣盤25元,買盤24元),大盤有輕微的“盤軟”傾向。但是,目前的市場也給人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后市要看京、滬兩地正月十五市場人氣的恢復情況,才能決定大盤的走向。這幾天入市的投資者不太多,大資金也尚未動手,正月十五前后可留心低位建倉。那么,2005年選擇什么品種投資建倉呢?筆者認為,打折“花票”行情目前特別值得觀注。如:面值5.4元的,市場批價3.1元(征價2.7元);面值2.8元的,批價1.5元(征價1.44元);面值3.7元的,批價2.2元(征價1.8元);面值2元的,批價1.05元(征價1.02元);面值1.5元的批價0.85元(征價0.82元);面值1元的,批價0.76元(征價0.73元);面值0.8元:批價0.7元(征價0.675元);面值0.6元的,批價0.555元(征價0.535元);50元金箔張批價26.5元(征價25.5元);面值8元的小型張,不論品相批價4.15元(征價3.7元),品相好的價格要高出15%左右。這個價位說明,現在市場上打折“花票”的價格仍然處在低價位上,尚未啟動。
打折票在郵市上的存在,是制約郵市行情走強、影響群眾集郵活動開展的最大絆腳石。這一點無論是國家郵政管理層還是市場投資者、集郵愛好者,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只要打折票存在一天,郵市的大行情就不會產生,群眾集郵的熱情也不會出現。所以,國家郵政管理層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以楊先龍為代表的全國人大代表去年3月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也提交了要求解決郵票“低于面值打折”的議案。由于郵政部門“整改”措施不力,郵票“打折”情況依舊,所以,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期間,肯定還會提出這個問題。因此,改變大量郵票打折現狀(尤其是折扣率超過20%以上的深幅打折情況)也將是國家郵政管理層2005年的一個重要任務。打折票在2004年雖然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升,但距離回歸面值依然有很大的空間。打折票價格的回升不僅將影響到集郵市場的人氣、改變目前萎靡不振的市場現狀,而且也影響到國家的形象和郵政的信譽,更關系到2005年全國郵政系統的改革。所以,2005年國家郵政肯定會出臺治理“打折票”的相關政策(如:回購,允許特快專遞、包裹等郵件使用郵票,擴大郵票在郵政窗口的使用范圍等措施。)因此,筆者認為,從國家政策趨向和目前打折票的市場價格來分析,作為聰明的郵市投資者,在市場“投機、炒新”屢屢受挫的情況下,2005年積極選擇打折票、張作為投資對象不失為明智之舉。
大江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