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您可能不信,我就是被一元錢一袋的郵票領進集郵世界的。那還是剛上初中時的事,1948年我十四歲,就讀于北京市育英中學(今二十五中),因為住校,吃食堂,所以每周家里給的一元錢零花錢舍不得花。有一次周六回家,路過王府井的老東安市場,在里邊閑逛,忽然在南門的幾個小攤上看到有許多裝在小紙袋里的花花綠綠的中外郵票,我從未接觸過郵票,感到很好奇,店主隨便打開幾袋,讓我看得眼花亂,還給我講了一些郵票上的事,一問價一元錢一袋,于是出錢買下一袋,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飯后在燈下一枚一枚的看,打那以后每個周六必去購一袋票,盡量挑,仔細選,有時老板還額外送我一兩枚,算做對老主顧的照顧饋贈,我心里滿足歡喜。說老實話,剛集郵,年紀又小,各方面知識非常少,對那些滿清的、民國的、外國的票除了先暫時保存起來之外,還都是日后才逐漸認知的。正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有了開始,才有了后來的發展,我覺得正是這小小的一袋一袋的郵票,引領我走進郵票的大千世界,睜大了我認識世界的眼睛,人的一生有很多大的事都是從一件件小事情上開始起步的。
由我本人集郵入門這個切身體會,引發了我一個感想,現今的文具店、書報亭、郵票公司門市部、郵政局集郵臺,為什么不搞些五角、一元錢的蓋銷、信銷票賣呢?中小學生放學后買些袋票,把零花錢花出去,養成集郵的好習慣,豐富文化生活,陶治情操,增識怡性,有利于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既體現出社會對他(她)們的關愛,也有利于在精神文明、文化素養、知識方面對他(她)們的引導和培養,花零用錢買些郵票,總比拿著零花錢大吃零食、大打游戲機、上網要有益得多。關愛兒童、關心青少年,需要社會的方方面面都來做一些實際工作,我建議就從小小的一袋一袋郵票的發售開始,引導青少年正確集郵,開展集郵活動,使青少年文娛生活豐富多彩。
摘自: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