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農產品價格與農業股今年以來很強的同向聯動效應,有色金屬價格與有色股走出一輪背離的行情。國際有色金屬市場價格漲、漲、漲,而國內有色金屬股價格跌、跌、跌,有色金屬相關的兩個市場走勢如此“南轅北轍”,背后因素是什么,國內有色股票的價值和機會在哪里,值得細究。
據粗略統計,2008年以來國際有色金屬價格保持強勢格局,尤其是黃金、銅和錫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5.3%、22.4%、16.4%;而國內有色金屬股走勢明顯疲軟,云南銅業、錫業股份累計跌幅均在16%以上,黃金股走勢相對緩和,中金黃金累計下跌近8%,山東黃金漲15.9%,而鋅業股、鋁業股等不少個股跌幅甚至超過20%。
對于這種現象,近日2008年亞洲金屬礦業大會上相關專家的觀點具有一定啟發性。加拿大安迪礦業勘查公司的張澤軍博士認為,金屬價格上漲主要緣于中國因素,預計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對有色金屬需求不減。安永會計事務所合伙人PeterMarkey給出的數據顯示,1998年至2004年,中國對鋁、銅、鋅以及鋼材消費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5%左右,占全球消費增長的百分比均在45%以上,銅和鋅的占比甚至超過70%;此外,2005年中國對上述有色金屬消費占全球市場的占比也超過20%。近兩年這種趨勢依然沒有停止的跡象,同時伴隨著并購活動的愈演愈烈。
中信證券的首席行業分析師李追陽也表示,今年有色金屬價格走勢明顯強于預期,盡管受到市場對美國等經濟衰退有所擔憂、西方國家的金屬消費需求出現萎縮等因素的影響,但投資者對通脹的擔憂加大了投資需求,中國消費旺盛、成本趨于上升等因素對有色金屬的價格形成有力的長期支撐。
而對于當前國內市場的有色金屬股“跌跌不休”,一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不同于有色金屬國際市場的強勢,國內有色股下跌一方面歸于整個股市行情進入一輪下跌調整中,市場估值重心下移;另一方面,國內有色金屬股相對成熟市場確實存在過高的溢價,即使經過大幅下跌,當前估值依然比境外同類股票高。
中信證券的李追陽認為,2007年10月以來國內有色金屬板塊調整幅度最大達35%,不少個股跌幅更是超過50%,2008年預計市盈率已回落到20-30倍水平,但相對境外2008年10-15倍的預測市盈率,估值依然較高。但從增長速度來看,國外礦業公司處于穩定期,成長性較弱,而國內有色金屬板塊未來幾年成長性特征顯著,業績增長預期明確,國內公司的估值水平具有較大吸引力。對于那些受益于金屬價格上漲、產量擴張帶來業績爆發、央企整合促基本面發生根本變化以及低成本優勢的公司,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