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受到外部沖擊最嚴重的一次。"陸紅軍表示,與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相比,這一次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依賴性加強了,受到的沖擊更大了。
多管齊下阻止經濟下滑
10月7日,在全球降息潮下,央行同日發出通知,宣布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
多數專家認為,中國已進入降息通道,而陸紅軍認為,這次的雙降更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證中國經濟在金融危機中不遭致大幅度的經濟下滑。
去年我國GDP增長率創下2000年來的新高,達11.9%,但事實上,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的第三季度,GDP增速已開始出現下滑。今年來,美國的次貸危機愈演愈烈,最終升級為金融危機,而在其沖擊下,各大投行和機構都紛紛降低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高盛將中國2008年GDP增速由原來的10.1%調低至9.8%,2009年由9.5%下調至8.7%;瑞銀證券將中國明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的8.8%下調至8%;德意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馬駿同樣悲觀,預期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8.4%,2010年更是只有7%。
董先安認為,單次下調雙率從短期來看,對企業經營狀況的改變并不會起到根本性的扭轉,他指出,最理想的調整是短期內猛調利率。從數據來看,中國企業去年全年名義利潤增速為34%,今年1-8月份已降至19%。事實上,在貨幣政策出現松動的兆頭下,多數專家認為中國政府應該加大推行積極財政政策。
目前已在人大通過的增值稅轉型在逐步擴大試點后,有望明年在全國鋪開,而個人所得稅的上調或許也將成為明年兩會的重要議題之一。中金公司預計,這兩項將分別減少財政收入1500億至2000億元和500億至800億元。假設明年GDP增長8.8%,財政收入僅增長12%,財政赤字占GDP比例將由今年的0.6%擴大至明年的2.3%。
董先安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應該還包括企業營業稅的減免,這樣才能加大企業的盈利空間,彌補企業因成本上漲帶來的利潤流失。
從目前來看,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的衰退已成定局,依賴國外經濟的出口和投資則會出現滑落,那么擴大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選。
陸紅軍提議,首先國家應該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網絡,讓城鄉居民擁有同等的養老保障,這樣可以將城鄉居民的儲蓄轉化為消費;其次,開拓農村市場,十七屆三中全會已發出明確的信號,農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實現多種形式的流轉后將能有效盤活農地,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當然這是一個長期收效的過程;最后,加大開發西部的力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平衡中國地域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