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那些原本投資于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大部分選擇回流銀行或者蟄伏,而市場上剩下的絕大部分屬于自住需求者,房地產市場因此已由以前具有投資性質和生活消費品性質的雙重市場轉變為當前僅剩下生活消費品性質的單一市場。既然是普通的商品市場,那當然“既買漲,更買跌”。
日前,國內房地產龍頭萬科在全國刮起又一輪“降價風”后,受益頗豐,兩天進帳2億多元。從萬科的這次“降價風”來看,不僅驗證了“后奧運效應”的存在,而且也說明了房地產市場并非“買漲不買跌”,反而說明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既買漲,更買跌”的市場。這給了那些寧愿低價賣股權、賣地皮,就是不愿意降房價來回籠資金的房地產企業一個很好的回擊,更給了那些試圖用“逆勢提價”來炒作的房地產企業以當頭棒喝。
首先,下調房價是應市場調整所需。眾所周知,由于外部經濟環境的惡化以及國內經濟的走緩,房地產市場既然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理應在這一輪經濟調整中出現調整。不可否認,房地產市場在07年出現的暴漲與GDP保持了11.9%的增速有著莫大的關系,但是步入到08年,GDP增速已經回落,預計從第一、二季度的10.6%和10.1%下降到第三季度的10%以下,而全年預計低于10%。從這方面來看,房地產市場應該出現調整,否則就違背了市場正常的運行規則。另外,07年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價格泡沫,并且資產市場往往有一次性跌完的特性,因此,此次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幅度理應大于整個經濟調整幅度。
其次,房地產不僅可以用來自住,還可以用來投資(投機),我們知道,作為投資對象,房地產市場確實會存在“買漲不買跌”的現象。由于在當前經濟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這些投資于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大部分選擇回流銀行或者蟄伏,而剩下的絕大部分屬于自住需求者,或者說剛性需求者。也就是說,房地產市場由以前具有投資性質和生活消費品性質的雙重市場轉變為當前僅剩下的生活消費品性質的單一市場。既然此時的房地產市場基本變成了普通的商品市場,那么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是不是就得下調房價來刺激需求呢?顯然答案是肯定的。
再次,政府救市又一次落空。前段時間,摩根大通的一份報告當天就把股市往上拉了上百點,似乎政府有救市的舉措出臺,當然事實證明這份報告是空穴來風。再說,即使政府出臺救市,也斷然不會救樓市,況且現在大部分房地產企業的利潤率仍然保持在30%-60%的增長率,何需救市?央行和銀監會日前聯合下發《關于金融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對商業性房地產信貸采取嚴格管理的措施,并禁止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專門用于繳交土地出讓價款的貸款。同時對土地儲備貸款抵押率和貸款年限都作了嚴格的規定,并禁止對土地閑置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