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20分鐘如廁與房價漲跌
前日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圖片報道稱,前門大街重開街后游客上廁所,平均需要排隊二十分鐘。我回想起更早的時候,也就是奧運舉辦期間媒體就已經報道說,前門大街因客流過大已開始對行人分時限行。
去年十月潘石屹上市之前,在海外路演向投行經理們描述他前門商業項目前景時,講那里一碗炒肝將來可以賣到一碗50塊。當時,我和身邊的人都講,這絕對是老潘忽悠。但現在雖然我自己還沒自己親自去過前門大街,僅僅是沖著“上廁所要排20分鐘”,我也相信——這兒的炒肝賣50塊錢絕對不算貴!
門口路過的人多了,店里自然會有生意。這是開門做生意最淺顯的道理,也是任何商家選址時所遵循的規律。
奧運會開幕后第三天,兩位香港的媒體記者經朋友推薦來找我采訪。“您能不能告訴我,香港人要想到北京來買房要注意些什么?最好是通過什么途徑?”聽她主要是問這樣的問題,說實話當時確實感到有些意外,因為內地購房“限外令”之后,我不明白他們此時為什么還會問這樣的問題。但間或聽到的境外人士通過各種方式在京買房的傳聞和港人為此提起的國民待遇問題,也不能肯定她所問的問題是空穴來風。
談到內地買房,自然要談到現在的房價,以及未來房價的走勢。我當時反問這位小年青女記者一個問題,我說你能想象一下假設把香港通往內地的關卡撤掉,香港的房價會是什么樣嗎?這位小記者嘆了口氣說,哎——,那我們就慘了,根本就住不起房子了!我接著她的話說,所以,我敢和你打賭,北京的房價最多五年會超過香港!(當然,我指的是四環以內的市區,燕郊、延慶等絕不在此列)
北京的房價一定會超過香港,而且不會用多長時間。為什么這么說呢?道理很簡單:北京來的和想要來的人實在太多太多,而北京的周邊卻沒有象香港那樣設有出入境關卡。要知道北京、上海、深圳、三亞這些城市的住房,所面對的是全中國13億人口基數的巨大無比的需求市場,以及有可能的來自全世界的海外購房置業投資客。13億全國人口每年哪怕僅萬分之一人動了進這些個城市置業的想法,這個城市都會有太多的不可承受之重。
何況北京“無與倫比”地成功舉辦了奧運會。奧運會給這個城市能帶來什么?讓我們看一些現象就已足夠。來自旅游部門的信息,北京四季度酒店預訂幾乎爆滿,而其主要原因是奧運會后各類會展等商務交流活動急劇增加;而奧運旅游吸引來的游客就更不必說,只要看看奧運之前鳥巢、水立方四周扒著鐵絲網拍照人群有多密集,你就可以想見到奧運之后北京的旅游來訪者數量會有多么的可怕。按照以往規律,奧運舉辦城市帶來的旅游滯后效應一般會持續六至七年,而中國絕不會和任何國家同日而語。這個道理相信所有看見過天安門廣場上的毛主席紀念堂三十年不曾間斷過的長長的等待參觀的隊伍,即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