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算算,三年以來我花在報考各種考試、培訓上的錢大概有10萬元,不過我的年收入也從剛畢業(yè)時的5萬元,漲到了現(xiàn)在的18萬元。單從產(chǎn)出的角度說,這筆投資還是很值得的。何況這樣的投資對于我的整個職業(yè)生涯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細節(jié)提醒
一位資深職業(yè)咨詢師表示,初入職場的新人,是最需要補充能量的。所以,充電要趁早。初入社會的人,面對企業(yè)給自己的舞臺,知道自己缺什么,要什么,所以迫切需要充電,根據(jù)需要來調整自己。這種投資的目的一般有兩個:一個是為了在自己行業(yè)內繼續(xù)發(fā)展,一個是為了轉行到比較好的行業(yè)。
就當前比較熱門的培訓而言,英語培訓是很多行業(yè)都需要的。而這兩年隨著資本市場的火爆,金融領域的相關培訓開始熱門起來,人們對證券從業(yè)資格證書和理財師認證趨之若鶩。而奧運背景下服務領域的培訓認證也正變得流行,這是旅游、餐飲和賓館服務的黃金時期。
不過,專家提醒,面對各種各樣的充電途徑,一種典型錯誤想法是多一個文憑證書多一條路,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先學完拿了證書再說。對于職場人士來說,有目的有選擇,是投資的重要注意事項。
最值得的投資:教育
與其投資別人不如拿來投資自己,對自己進行教育投資從理財角度而言就是"經(jīng)營人生"。教育投資里其實也包括了職場投資的內容,不過,由于在職群體舍棄工作而進行深造的人數(shù)并不算少,我們也單獨拿出來計算一番成本。
張朝,28歲,IT類產(chǎn)品銷售經(jīng)理。奮斗了四年,張朝終于拿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通知書,并順利取得簽證,準備重續(xù)自己的留學生涯。由于人民幣對美元持續(xù)升值,如今去美國讀書比以前便宜了20%左右,算上生活費,張朝在美國的年消費大約是25萬元人民幣。
打從工作開始,她就成了朋友圈中有名的"摳門女"。別的同事每年都花很多錢去度假、買名品,她卻強迫自己每月攢出5000元,加上年終獎,張朝三年來攢出了28萬元。她打算再向父母借一部分,加上自己打工,順利完成學業(yè)應該不是問題。
說到放棄工作去讀書的投入和回報,張朝對這個選擇胸有成竹。"我大學讀的不是名校,工作的選擇空間也不是很大,工作的這兩年,我?guī)缀蹩梢砸谎弁绞旰蟮淖约骸?加上去讀書本來就是自己大學畢業(yè)時的計劃,她便在工作之余準備托?荚嚭蛯W校申請。
細節(jié)提醒
專家指出,對于在職人員來說,留學投資,或者脫產(chǎn)讀研,主要考慮的是機會成本的問題。因為他們付出的并不僅僅是學費,還有留學期間在國內的發(fā)展以及收入這些機會成本,選擇了留學就代表你要放棄國內的工作,這些也是潛在的投入。
現(xiàn)實中,很多人為了留學而留學,并沒真想過留學后做什么,什么專業(yè)最適合自己,以為能出去就好了。這就好像拿了一筆錢去投資,不考察項目前景如何,就把錢砸進去。 如果只是為了逃避現(xiàn)有的工作,或者為一紙文憑,教育投資很可能會血本無歸。而如果對自己需要彌補的專業(yè)非常清楚,對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也很有把握,可以預計自己的收益將超過投入,即使借款讀書也無妨。
最提高品質的投資:旅游
旅游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得幸福感的重要方式,不過,很少有人把旅游看成投資,也很少有人對旅游進行過詳細的規(guī)劃。其實,每年花一些錢在旅游之上,不但可以有效地放松,如果計劃合理,也可以成為"省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吳天祖,中信銀行出國金融中心經(jīng)理。雖然銀行的工作并不輕松,假期也有限,吳天祖還是爭取每年都給自己留出五天以上的時間,去享受旅行的快樂。
"我每年會安排出收入的20%左右用于旅游。"她說,自己更愿意進行一些深度游,這種方式不但可以讓自己對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有更好的了解,也比走馬觀花式的旅行更容易有放松、休息的效用。
"對于女性來說,如果把購買化妝品、名品的時間進行一些特意安排,旅游也可以省下不少花費。比如平時少購置一些進口的商品,而在去香港、新加坡或美國等地時集中購買,列出自己一年內需要的東西,可以實現(xiàn)一次超值購物旅游,旅行的快樂也會因此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