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斯有時也是大“忽悠” |
發布日期:2008-7-23 15:32:40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近日,中國投資者熟悉的羅杰斯先生在某券商舉行的中期策略報告會上表示,自己從未買入過A股。此言一出,嘩然一片。 其實,這已經不是羅杰斯先生第一次前后矛盾的表態了。 2007年1月26日,上證指數接近3000點。就在當天,第一次來到中國的羅杰斯接受媒體訪問時稱A股已出現泡沫。不過,離開中國幾天后,羅杰斯在澳大利亞接受媒體采訪時,則完全否定了自己對中國A股出現泡沫的判斷,更全面否定了中國股市"出現了十分危險的跡象"。 去年4月份,羅杰斯在青島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市場的股票價格已經很高,但是"如果價格下跌50%我就繼續買進,如果價格上漲100%,我就全部賣出"。言猶在耳,羅杰斯口風卻在變。3個月后,興奮的羅杰斯在上海稱中國股市漲3倍才賣,而且給中國市場的發展下了個令世界矚目的"趨勢判斷"--中國股市將有80年的繁榮。 今年4月,羅杰斯剛剛說"已經買了很多A股,準備給女兒做生日禮物,要長期持有,而且越低越買,讓女兒將來受益"。而僅僅3個月過去,他卻表示是通過H股、S股、B股或者美國市場來買中國的股票。 與羅杰斯先生類似,眾多國際投行對中國股市的分析判斷也常常出現令人迷惑甚至前后矛盾的地方。早在2006年底,本輪牛市啟動的初期,瑞銀調低了內地銀行股評級,國內一些機構隨后跟風。銀行的股價在瑞銀"開口"后下降。但此后銀行股的走勢與其預測的完全相反。在2006年底到2007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國際投行聯袂唱空中國股市,力勸中國政府出手對股市進行強力打壓,當時的A股卻一路上揚。而到了2007年9月,上證指數已高居5000點之上時,多家著名外資投行卻表現出一致的樂觀判斷,認為"A股正處價值重估、斷言泡沫為時尚早"。事實是,沒過多久A股就見頂回落了。 被一些人奉若神明的國際投行和"洋專家"們,出現如此說法并不奇怪: 首先,"洋專家"是人不是神。他們對市場的分析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判斷失誤屬正常,更何況中國A股市場與其他國家成熟的資本市場有著太多的新興成分。 其次,羅杰斯也好,國際投行也好,都是以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投資者。其投資策略往往非常"靈活",除進行二級市場的操作以外,積極發表言論"干預"市場也是拿手好戲之一。"看空不做空"和"看多不做多"是他們常用的策略。其集體看多之時往往倉位較重,反過來的話則輕倉的可能性較大。 而對于內地的普通投資者來說,由于其信息來源渠道有限,容易被"洋專家"頭上的光環所蒙蔽,從而影響其對后市的判斷。因此,投資者務須注意,可以把國際資本對A股市場發表的言論作參考。畢竟他們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豐富的市場經驗,是一般投資者難以比擬的。但同時,在參考"洋專家"的言論后,更應當結合我們自身的情況,培育自己的獨立思維。作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目前需要在關注國內經濟走向和上市公司基本面變化的同時,也要對國際市場進行必要的研究。不過,中國股市的走勢歸根結底是要看內因,投資者要更多的關注國內因素,以及國際因素對國內市場施加影響的路徑,而不能被國際投行的聲音影響太深,不能被忽悠。(證券日報 彭春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