錙銖必爭——錢幣價格的把握 |
發布日期:2004-9-22 13:0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
韓非子曾說:其為功也,必人之多而出之少。收藏錢幣除了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外,獲取相應的收益自 然也是目的之一。有的朋友花了巨款買進錢幣,原指望能夠獲得比銀行利息高一些的收益,然而事與愿違、 不但嫌不到錢,反而被套得苦不堪言,原因何在?買賣的時機未能把握好。在錢幣集藏正處于熱潮的時候買 進熱門錢幣,花費自然不會小。
相反,在錢幣集藏處于低谷的時候選擇一些價格被低估、將來又有升值潛力的錢幣顯得非常明智當前正是錢幣集藏的低谷,買進一些潛質好的錢幣應當不會有什么問題的。在年關、節假日之前是一年中幣價相對便宜的時期,因為錢商多急于結賬回家,往往會將存貨低價處理, 此時正有機會覓到便宜貨。
此外,如若您買錢幣純粹是以保值為目的的話,還應注意有幾類幣是不宜買進的:
(1)長期冷門幣,一般均屬傳統錢幣及現代幣發行量過大。題材不引人注目的品種。這類幣長期被人冷落, 難以成為市場熱點,需求量有限,因而幣價波動也就不會很大了。
(2)價位已很高的幣,這類幣炒作水分過大,風險已高,價格形如空中樓閣,隨時有下墜的可能。
(3)所謂的錯版人民幣,實際上它們絕大多數是由人為加工而成的,不具備任何特殊價值,與普通品沒有什么兩樣,高價實在有悖常理。
(4)真偽尚有爭議的幣。買進這類錢幣是真品尚無甚大礙,若是偽錢那損失不就很大了嗎?
說起討價還價,還真是非常重要。如若你是初涉幣市,沒有什么熟人的話,很容易買到高價貨,遇到這種情況切勿心急。忙于掏口袋的人十之八九是要花冤枉錢的。
不過在決定購買與否之前,還應遵循了解該錢具體情況和貨比三家的原則。要勤于問價比較,哪家的貨最便宜就先考慮哪家。一般來說,應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專營錢幣的商店和攤位,因為這類銷售點經過長期經營已有相應的進貨渠道,成本相對要比兼營錢幣的商店低,在還價時的余地也能大一些。
遇上中意的貨泉首輪殺價的幅度應盡可能地大一些,如果條件允許,砍掉開價份—半也沒什么關系。這樣能擠盡開價中的水分,然后以此為基礎,再逐步擠牙膏似地加價,直至雙方都能接受便可成交。
在還價時,還應盡量指出所購錢幣上所存在的缺陷,如銹色不漂亮、銹上有斑點、小缺口等,因為指出這 種缺陷越多,你在還價時掌握的主動權也就越大。當然尋找這種缺陷必須是吹毛求疵式的,如果該錢真的品相極差,也就沒有什么購買價值了。
不過還要注意的是,如見到的是一枚珍稀錢幣,而攤主開價卻很低時,應提防是否有偽作的可能,還價還應該是在合理的尺度內一不宜過低。若真想買這枚錢,價格合適就應買下,不要貪圖一角一元之差,以免錯失良機。當然如若攤主開價太離譜.也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今后有的是機會,何必在意這一時一刻呢?
來源:中國金幣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