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選進的辦公室壁柜中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獎項。上周剛剛獲得的2008年最受尊敬的基金公司獎杯也赫然其中。
“公司剛成立不到3年,還像嬰兒一樣。這個時候就得到最受尊敬的獎項,一開始我們有點早了。不過,現在想想覺得當之無愧。”李選進很自信地對記者說。
先學會選滑雪板,再享受滑雪的樂趣
在李選進看來,投資基金就像是滑雪一樣。有風險,有刺激,有樂趣。
“我們作為基金管理的服務商,有這樣的義務告訴投資者應當選怎樣的基金。”李選進說。只有選中了適合自己的滑雪板,才能充分享受到滑雪的樂趣。
因此,匯豐晉信在兩年多的時間內,花了大量的經歷和時間對投資者進行教育。“我們認為這是對投資者的一種長期承諾。”李選進說。
匯豐晉信和其他基金公司在投資者教育和品牌發布上的做法頗有不同。在其成立的第一年,匯豐晉信就推出了《十大投資金律》。一改以往專業、深奧的財經術語,《十大投資金律》用非常簡單明了的語言告訴投資者“人生需要三套房”、“誰偷走了我的80萬”等多個新穎的投資概念,讓國內的投資者眼前一亮。
此后,匯豐晉信又先后推出了《紅樓理財》、《投基三十六計》等投資者教育系列。用非常中國式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向投資者解讀了投資的哲學和藝術。
“我們不想把基金搞的很復雜。讓投資者感到越簡單越好。”李選進說。因此,在所有匯豐晉信的投資者教育系列當中,采用了大量的圖表、圖畫和一些淺顯易懂的小問答。
“今年年底,將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出版社,會將我們的《紅樓理財》、《投基三十六計》等投資者教育系列翻譯成英文,發行到海外市場。”李選進透露說。這也將一改以往中國總是引進海外投資理念的做法,將中國的投資方式和市場研究推向海外,使國外投資者能夠了解到中國基金的市場和理念。
“這個出版社竟然主動找到我們,讓我們很驚訝。但是這同時也是對我們這個尚處于嬰兒期的基金公司在投資者教育方面的一個很大的肯定。”李選進的表情中流露出些微的自得。
的確如此,從匯豐晉信成立兩年多,第一年做了200多場投資者教育會,去年達到300多場。這樣的數目,相對于其管理規模而言已經很突出。
基金中的“自動駕駛儀”
在國內的基金產品中,多數基金都以“精選”、“成長”、“藍籌”等命名。匯豐晉信的產品頗具新意。旗下三只基金分別命名為“龍騰基金”“2016基金”和“2026基金”。
并非是匯豐晉信刻意在名稱上特立獨行。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在國內首推了生命周期基金的概念。這與其他絕大多數基金按投資標的的類型來分類不同。生命周期基金采用動態調整的資產配置策略,隨著投資人生命周期的延續和投資目標期限的臨近,相應的從“進取”,轉變為“穩健”,再轉變為“保守”,股票類資產比例逐步下降,而固定收益類資產比例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