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主角:東莞李先生一家
家庭情況:家庭成員兩名,李先生和李太太,尚未生育。李先生為私企員工,買有養老保險、農醫保、重疾險、意外險,保額40萬,李太太是醫生,買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理財目標:小房換大房,另外購置一套140平方米以內的商品房用于自住,同時籌備孩子出生后的教育金
專家支招
招數1:長期穩健投資準備教育金
民生銀行天河支行理財經理高丹認為,根據李先生目前的家庭狀況,建議其資產配置中股票或股票型基金投資比例為70%,債券或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比例為30%,預期年收益率為9.5%*70%+ 5%*30%= 8.15%。
如果子女出生三年后開始上幼兒園,假設學費的成長率為5%,教育金的投資報酬率為8%,按照2.86%的折現率,在子女出生時,應該準備資金18.7萬元。假如兩年后生小孩,小孩三歲后上幼兒園,從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要19年,則18.7萬的現值,以投資報酬率8%折現24年,未來父母每年要多儲蓄17758元。
招數2:購房總價應小于年儲蓄額
鑒于每年儲蓄7.3萬左右,教育支出固定不動的情況,李先生家庭是否能夠實現財富自由完全取決于購買什么類型的房子。為了能夠實現換房及教育雙目標,建議將購房總價控制在98.6萬元以內,如購買90萬的房子,就可以在收回借款之后于當年買房。
方案:購房總價90萬(6500元/平米),首付款三成為27萬元,貸款63萬元,房貸利率7%,貸款期限30年,等額本息方法計算,每年應還款50769元。三成首付款27萬元,可依靠定期存款7萬元,加朋友還的借款10萬元,加基金10萬元支付。這兩項相加每年支出68527元,小于第一年儲蓄余額73400元,這說明今年買房,兩年后生小孩的計劃是可以實現的。
招數3:預留1.5萬備用金
備用金預留額度為3~6個月的家庭月支出,因此建議將李先生家庭的1.5萬元的銀行活期存款作為家庭備用金。備用金要求變現能力強,因此宜以短期存款為主,除活期外,還有三個月或半年的短期定期存款及貨幣市場基金等投資方式。從小孩出生到三歲,每年至少要增加1萬元的開支,這部分費用可從前兩年的家庭儲蓄扣除房貸之后的余額中積累起來。
招數4:堅持基金定投30年
保留每月1300元的基金定投,如果僅按年8%的收益率,持續投資30年到李先生退休時,資金累計可達194萬元;持續投資50年到李先生80歲時,此筆資金可以累計到1000萬元。
上述結果是在收入不變的前提下計算所得,隨著年齡的增加,經驗的積累,李先生一家的收入必會有所增加,而每年的節余也會越來越多。及時投資節余資金,雪球會越滾越大。
招數5:倒按揭以房養老
李先生夫婦的養老,除了依靠養老金外,可以出租房產收取租金,還可以在國家引進、條件允許、市場成熟的情況下,采用倒按揭的方式,即把房產抵押給債權人,獲得一筆持續的現金流量,當設定年限或條件達到時,房產的所有權依合約規定轉讓給債權人。
家庭理財小竅門
善用信用卡
善用信用卡,不僅可以先消費后付款,最長享有56天的免息期;還能通過循環信用額度內的預借現金功能,臨時應急;更可利用信用卡月結單記帳,合理控制家庭費用支出,實現投資理財目標。
基金定投
基金可以采用定期定額方式操作,既可規避風險又可降低成本,而且通過紅利再投資可加速財富積累的速度。雪球能滾多大,完全看你能堅持多久。
以房養老
對于年輕時積累了較多房產的老年人,除了靠養老金,出租房子收取租金養老外,更可以采取倒按揭的方式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