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干 政
本報訊 近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為7.26元。面對人民幣升值壓力,市場反應還是快的,去年,市區幾家銀行的結匯量都超過了前幾年。為保值外匯資產,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調整美元投資渠道。
據了解,按照2005年7月匯改時8.11的匯率計算,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達11.56%。由于人民幣不能在國際上自由兌換,因此市民手中保留的外匯通常有特殊用途,很多是專門用于國際貿易、留學、旅游等。據業內人士介紹,一方面,對準備留學和旅游的人而言,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現在可以用比較少的人民幣兌換美元;另一方面,對做貿易的人而言,波動的匯率不僅給企業產品定價帶來難度,更多時候,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貿易利潤空間的減少,使貿易環境更加惡劣。
業內人士指出,早在去年,就有一部分持有外匯的市民迫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急著把手邊的美元兌換成了人民幣,一部分原本就購買了美元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也在尋找新的投資途徑。
據理財專家介紹,雖然規避匯率風險最簡單的做法是結匯,但對一些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而言,在目前的形勢下,需要做的是調整美元投資渠道,如將美元兌換成其他強勢貨幣。由于人民幣是針對美元升值,而目前歐元、加元、澳幣的升值潛力不容小覷,因此這些強勢貨幣被不少投資人士看好。理財專家也指出,為規避風險,投資者最好選擇多種投資組合,投資B股或者投資QDII等理財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投資終歸面臨風險,據了解,各大銀行推出的美元理財產品曾是美元持有者的首選,其中,定期收益類產品一年期的預期收益率在5%左右,略高于國內銀行的美元儲蓄3%左右的定存利率。但隨著人民幣升值,這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斷下降,有的收益率甚至已經成為負值。因此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最好購買期限短的品種,確保資金的流動性,以規避匯率風險。
另外,理財專家認為,按照目前國家經濟的發展速度、外貿勢頭的持續強勁、外匯儲備持續的積累,今年人民幣的升值步伐還很難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