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標準選基金公司
一看公司整體業績。選基金先選公司,在選擇基金前,基民尤其需要注重基金公司的整體業績,不要只看旗下一只基金的業績。只有整體業績優良才證明投資團隊的管理能力。
在2006年的牛市中,不少基金抓住了熱點,業績不錯,但其中也不乏有部分基金管理團隊為了做出成績而采取一些短期的投機行為。具體來說,如果是旗下某只基金突出,其它基金一般或者較差的公司,基民們就需要謹慎。
二看基金公司的團隊穩定性。基金業績主要倚賴于基金公司的投資團隊能力,穩定的投資團隊是投資者選擇基金的重要考量,如果一家公司人才經常流動,基金經理頻繁跳槽,這可能意味著團隊內部管理和治理結構不完善,會給今后業績的持續增長帶來不確定性。
三看基金業績的持續性, 基金投資應該強調“穩”字當頭,回報穩健增長的基金業績比暴漲暴跌的基金業績更值得投資者擁有。
牛市買老,熊市買新
選擇新發行基金還是老基金?不能籠統地下結論。
首先要看市場處于何種格局。大盤處于上漲行情時,通常買新基金的收益率不會高于老基金,因為新基金需要建倉時間,建倉時也給老基金持有的股票提供了上漲支撐。而在下跌行情中,買新基金就可以強于老基金,因為新基金可以通過延緩建倉,打新股,購買
債券等手段獲取穩定收益。
市場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投資者在看好了某家基金公司后,一旦遇上該公司發行新基金就去瘋搶,無視基金的類型。比如某明星基金公司上兩月曾發行過一只混合基金,其基金合同里規定在債券、股票上都必須配置相應比例,這就決定了其在牛市中漲不過某些股票基金。但投資者購買時并沒有仔細考慮這些因素,買了之后發現收益率不夠高,又開始對基金管理團隊的投資能力產生懷疑。
所以,買基金前,必須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想好要買什么類別的基金。
50億的規模最合適
買規模大的基金好,還是小的好?這也不能籠統地下結論,根據海外經驗與國內實際,50億上下規模適中的基金較好。
大基金靈活性差,規模太大運作難度較大,倉位難以進行及時調整。一般來說,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中如果有大基金,通常其調倉都是在小基金調倉之后進行,靈活性明顯不如小基金。
其次,大基金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較差,因為大基金往往在大盤股上進行配置,這時就可能難以獲得超越大盤的收益。
但是,太小的基金也不行,規模太小可能令某些個股出現過度配置,導致業績波動性加大。
養成良好的“投基”習慣
購買基金前,要先樹立長期投資理念,不要進行波段操作。基金管理團隊會進行波段操作,基民再進行波段操作的話,不僅多此一舉,還增加了投資成本。
此外,購買時點的選擇應理性判斷。大盤回調是介入的好時機,買基金也是一樣,切忌盲目追漲。基金發行通常的規律是“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有的基金發行時行情較好,投資者熱情高漲,但在高位建倉,業績未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