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目前各大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讓投資者們目不暇接。本期繼續邀請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理財規劃師萬里祥先生,對目前市場上投資工具的收益率進行分析對比,幫助人們科學理性地進行投資。 2006年已進入最后一季度,股市中縱有起伏、波動的因素,但牛市穩定、上升的趨勢是不容置疑的,其原因如下: 1、中國經濟持續穩健增長;2、股權分制改革從制度上使中國的資本市場更加健全、完善;3、人民幣升值是長期趨勢;4、產業升級等因素為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利環境;5、全流通環境下,上市公司兼并收購、資產重組、整體上市等資本運作頻繁,優質企業能夠實現快速發展;6、消費增長會帶動結構升級,老百姓在服務、保健、醫療、保險、教育、汽車、住房等方面增加支出,使相關產業迎來快速成長期。 隨著今年5月18日IPO重啟開閘,引來極好的套利良機。保險、基金等機構投資都在做“打新股”的策略。如保險機構在12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173次,其中新華人壽、平安保險、中國人壽分別出現在20家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東位置上,此外,自IPO重啟后,保險公司紛紛調高了股票的投資比例“打新股”,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由于IPO重啟后,上市新股的整體表現延續了新股溢價的普遍市場規律,全流通下發行的首批新股無一例外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如“中信基金”更是推出了國內首只專業注重“打新股”套利的基金。預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打新股”將成為很多基金下階段打破建倉困局的途經之一。機構投資都看重“新股,”個人投資者為何不把投資“新股套利”當成機遇呢? 從以上“理財晴雨表”中不難看出,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無論是中小企業板的原始股還是主板已上市的股票,目前均有給投資者帶來較高收益率的機會。如投資者沒時間,沒精力,可請“北京理財中心”的專家指導、幫助在自己的開戶銀行選擇基金進行投資,能達到降低風險、穩健投資的效果。 目前雖然已有七家銀行(建行、工行、中行、交行、匯豐、東亞、花旗)推出QDII理財產品,即由“境內銀行代客外匯境外理財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在一定額度內購匯投資于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在此過程中,銀行只收取管理費用,客戶購買后從銀行獲取一定收益,并承擔產品附加的利率、匯率、股指等不確定的收益風險。由于QDII與匯率變化影響較大,而當前人民幣正處于升值周期之中,所以投資QDII尚需謹慎! 部份金融投資工具投資收益率對比表: 06年9月 序號 | 金融投資工具名稱 | 投資期限 | 投資收 益率 | 投資風 險系數 | 變現性 | 1 | 銀行儲蓄(稅后) | 1年期 | 2.016 % | 0 | 良 | 2 | 憑證式國債(免稅) | 5年期 | 3.49 % | 0 | 中 | 3 | 現金分紅保險(免稅) | 長期
| 4.2 % | 0 | 差 | 4 | 增額分紅保險(免稅) | 長期 | 13.2 % | 0 | 差 | 5 | 銀行理財產品(人民幣) | 短期 | 3% | 1 | 優 | 6 | 銀行理財產品(港幣) | 短期 | 4.4 % | 1 | 優 | 7 | 銀行理財產品(美元) | 短期 | 5.1 5% | 1 | 優 | 8 | 建設銀行QDII理財產品 | 短、中期 | 5.4 % | 2 | 良 | 9 | 工商銀行QDII理財產品 | 短、中期 | 3—10% | 2 | 良 | 10 | 交通銀行QDII理財產品 | 短、中期 | 0—12% | 2 | 良 | 11 | 中國銀行QDII理財產品 | 短、中期 | 與3個月央行票據利率相當 | 2 | 良 | 12 | 東亞銀行QDII理財產品 | 短、中期 | 3.5—6 % | 2 | 良 | 13 | 匯豐銀行QDII理財產品 | 短、中期 | 與指數掛勾8% 與匯率掛勾0 -18% | 2 | 良 | 14 | 房地產 | 中、長期 | 6.5 % | 2 | 中 | 15 | 貨幣市場基金 | 短期 | 2.11 % | 1 | 優 | 16 | 債券型基金 | 短、中期 | 7.88 % | 2 | 良 | 17 | 配置型基金 | 短、中期 | 42.48 % | 3 | 良 | 18 | 股票型基金 | 短、中期 | 56.77 % | 3 | 良 | 19 | 一級市場原始股票 (中小企業板) | 2 — 3年 | 93.12 % | 3 | 良 | 20 | 二級市場上市股票 (上海交易所) | 短、中、長期 | 46.70 % | 4 | 良 | 1 21 | 二級市場上市股票 (深圳交易所) | 短、中、長期 | 44.05 % | 4 | 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