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視富豪理財之道:手持高端理財利器 |
發布日期:2006-10-20 0:2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新京報 | 金融、房產、奢侈品、古董、慈善多種方式構筑高端理財利器
上周胡潤百富榜公布,下個月福布斯富豪榜也將公布,中國富豪的眾生相又一次展現在公眾面前。而對于作為頂級富豪的他們,究竟會如何理財呢?如何讓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如何讓“富不過三代”的箴言不成現實?
中國的富豪大多是謙虛和內斂的,很少向外界主動公布財產狀況,但是仍然可以通過各種外現的蛛絲馬跡,勾勒出一幅富豪的理財圖譜。
。劢鹑谕顿Y]私人銀行全
方位服務
雖然美林集團的統計顯示,中國富裕人士2005年投資存款的比例是23%,遠高于14%的股票投資比例和7%的固定收益投資比例,但國內外豐富的金融產品,早已是富人中的富人———富豪們的青睞對象。
金融理財還得先看市場發達的國外。國外的富豪們盛行通過類似高盛、花旗等銀行的專業理財部門全權代理。如果客戶希望在個人和公司稅收上合法避稅,且不過多披露自己的資產狀況和資產分布,這些私人銀行就會利用“避稅天堂”開曼群島、百慕大等小島國,設立“離岸賬戶”。如果客戶偏好高風險證券投資,私人銀行也會根據客戶設計私人基金,并負責全天候管理這些基金賬戶。而很多富豪酷愛收藏古董或藝術品,私人銀行就提供相應的鑒定團隊,幫助估出收藏品的價值,還可以派專人代表客戶去拍賣行競標。
正是看中了國外高水準理財的特點,一些國內的富豪們也開始使用國際的理財工具。當年盛大在國外IPO的同時,其承銷商高盛順帶幫助盛大的老板陳天橋、陳大年兄弟,在國外開辦了財富管理賬號。
其實,早在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之前,這些頂級私人銀行的理財專家就混跡于國內各大名流場所,為中國的富豪們提供理財服務。直到目前這些國際銀行仍在竭盡所能地通過各種方式挖掘需要私人理財的高端富豪客戶。
當然,擁有億萬家財的富豪們也深諳“低調”的道理,他們理財時大多不會將資產全部托付給一家私人銀行,往往同時(或分步)選擇美國、歐洲和香港以及國內的若干家銀行。而銀行之間的信息又是互相保密的,所以,很難通過銀行賬戶知道某位富豪到底有多少錢。
而對于一些富豪而言,收益率中等的金融產品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理財需要。目前,國內富豪們金融投資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私募基金。盡管私募基金在中國仍然處于“黑人黑戶”的狀態,但其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已經得到各方的關注。私募基金的投資門檻一般在百萬元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00萬元以上,非富人難以進入。而私募基金經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結交各類富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