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國內最多網點、個人儲蓄賬戶最多的中國工商銀行宣布,將從6月21日起,對日均存款余額不足300元(不含)的人民幣小額個人活期存款賬戶,收取每季3元服務費,這意味著四大國有銀行全部向小額賬戶“張口”。
實際上,從四大國有銀行兩年前宣布收取借記卡年費的“閘門”打開后,新增收費項目就接踵而來:零鈔清點費、ATM跨行查詢收費甚至信用卡未激活也要收費……專家指出,近年來隨著四大國有銀行對銀行服務的“免費午餐”陸續作古,收費乃大勢所趨。
收費1:小額賬戶繳費
前天工行宣布,今年6月21日起,對日均存款余額不足300元(不含)的人民幣小額個人活期存款賬戶按季收取每季3元賬戶服務費。
據了解,目前工行日均存款余額低于300元的小額賬戶有2億多個,其中有1億多個是長期不用的“睡眠戶”。以目前小額賬戶存量的一半來計算,每個賬戶每年要繳納12元管理費,銀行也將增加10億元以上的收入。
此前,包括建行、中行和農行這三大國有銀行和招行、交行兩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已宣布收取同類費用。
銀行:收費利于提高效率
據建行相關人士表示,對小額低效賬戶收費是國外銀行業的通行做法,目的不在收費,而在提高效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收費,促進客戶歸并睡眠賬戶和無效賬戶,將其占用銀行的系統資源釋放后可大幅度提高網速,節省客戶辦理業務的等候時間,提升柜面服務質量;
二是提升客戶理財意識,促進客戶歸并分散的不動戶,合理管理個人資產。
市民:此乃價格歧視
去年8月,零點調查公司針對廣州市308名18~60歲常住居民進行的電話訪問中顯示,近四成居民認為這是銀行“價格歧視、嫌貧愛富”。48.1%市民表示將清理“睡眠賬戶”,26%的市民打算轉移賬戶到別的不收費銀行,還有17.2%的人打算將錢放在家里;另外有29.2%的人不打算整理賬戶。
同時,不少網友認為,銀行在收費向國際慣例看齊之時,更應該在服務水平上向國際水平靠攏。不能單一地將銀行服務質量差歸結于“小額賬戶”。更應從自身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收費2:借記卡收取10元年費
2004年3月18日,農行率先宣布在全國范圍內對借記卡收10元年費。緊接其后,建行、工行、中行紛紛加入了借記卡的收費行列。這一消息對習慣于銀行免費服務的百姓而言,無疑是一枚“重磅炮彈”,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市民:擅自收費屬違約
消費者、中消協紛紛表示,借記卡收費是霸王條款,其理由是雖然有關部門一早就給予銀行向借記卡收費的權利,但當初開卡時銀行沒說要收費,就等于放棄了這項權利,因此,不能在未與消費者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收費,這是重大的違約行為。
銀行:10元年費是成本
銀行業人士表示,借記卡維護成本高,一般每張銀行卡成本在1.5元~2元;40多萬元一臺的制卡機在制作40萬張左右的銀行卡后就報廢,攤到每張卡上的費用在1元左右;一臺ATM機也得二三十萬元,還需付出相應的人力、現金成本。而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的發卡量都在8000萬張以上,每年的維護費就要數億元。收取10元年費其實就是卡的成本價。
收費3:ATM跨行查詢收費
不久前,中國銀聯表示,將從今年4月1日起向各商業銀行征收ATM跨行查詢手續費。該文件指出,每筆交易收費0.2元,銀聯收0.1元,受理行向發卡行收0.1元。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四大行的收費標準將基本一致,會把這筆費用轉嫁給消費者,而部分中小銀行有可能會為消費者埋單。
而記者從農、建、中三大國有銀行獲悉,目前還未有針對市民收費的具體行動。
銀行:已無力承擔查詢費用
對此,廣州銀行業人士透露,銀聯向發卡行收費并不意味持卡人將最終為此埋單,四大行很有可能轉嫁這筆費用,因為四大行發卡量很大,無力承擔相關費用。不過,即使真要收費,銀行也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差別待遇,對刷卡次數較多的客戶予以優惠。相反,部分中小銀行可能會為消費者墊付這部分費用。
收費4:信用卡未激活也收年費
日前,市民徐小姐告訴記者,去年在朋友介紹下辦了一張招行的信用卡,沒開卡卻收到了銀行的年費催繳單。對此,銀行解釋說“不開卡也要收年費”。
“為什么辦卡時沒告訴我?”徐小姐有種被騙的感覺。記者昨天致電幾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發現大部分銀行均有此類規定,而且在客戶辦卡時均未明確告知。
市民:不激活等于沒效
所以很多客戶認為,銀行發卡時,只要不激活,信用卡就是無效的,但銀行并未就此告知。記者隨機采訪了10多位客戶,他們反映都是“不知道未開卡也要收年費”。
隨后記者分別致電了中行、建行、交行、廣發等多家銀行,除了廣發行不收費外,其他銀行回答均為“在辦卡時,信用賬戶就已經產生了,年費也就扣除了。”
銀行:核準發卡要收費
就信用卡未激活產生年費問題,招行客服人員稱,發卡行在核準發卡后,信用卡所涉及的一系列后臺運作隨即產生,并扣收年費。對持卡人“免首年年費”實際上是銀行為客戶承擔了相關費用,這些費用不因未開卡就不存在。也就是說,無論信用卡是否處于激活狀態,都要收取年費。
專家視點
中山大學金融系教授黃凱:銀行利潤愈發依賴中間業務
銀行要自負盈虧、自擔風險,從長遠來看,收費是一種趨勢。理由是,商業銀行的利潤增長主要來自傳統的存貸利差。但是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直接融資變得越來越快捷、普遍,存貸利息率逐漸降低,銀行面臨存貸利差縮小的挑戰。現在,銀行不僅要靠存貸利差獲得利潤,更重要的是靠中間業務,尤其是個人金融業務。因此,個人業務的成本與收益核算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其中關鍵的環節。
另外,商業銀行卻認為,收費是有自己的苦衷,因為銀行經營中存在著一個“二八定律”,即80%的效益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另外80%的客戶為銀行帶來的效益不多,卻占用了銀行大量的系統網絡空間,造成了銀行的低效高耗。但收費就能提高效率嗎?兩者之間似乎并沒有必然聯系。造成國有商業銀行效率不高及成本過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體制問題、因壟斷地位產生經營理念上的偏差及內部管理上用人機制、激勵制度的原因等等。
所以,收費的背后應該是高質量的金融服務,這是“國際慣例”。而對小額用戶收費就意味著銀行的差別化服務,即按照客戶的主要特征、需求特點,對銀行業務發展的重要程度,以及客戶貢獻度的大小進行收費標準的劃分。????????????????
教你一招 輕松應對銀行收費
在銀行收費時代,如何更好地享受銀行的理財服務。在此有關專家教你三招,讓你輕松應對銀行收費。
招數一:化整為零。市民喜歡的“遍地開卡”做法,不再是明智之舉。為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多張卡的持有者,就需要將已經不用或是不常用的卡進行整合。
招數二:短期資金重新安排。對短期資金的期限、種類進行重新安排。比如活期存款,除留下一定的數額保證日常生活支出外,其余部分可購買“類儲蓄”產品貨幣基金等。目前貨幣基金的收益在2%~3%左右,遠高出活期存款利息。
招數三:在家上網輕松搞定。現在各家銀行都在大力推廣金融電子產品,鼓勵客戶自己在家動手使用銀行的自助業務,這樣也可節約交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