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們在聯合作戰上還吃過苦頭呢!睓C步旅參謀長張書杰講了這樣一段經歷。前幾年,該旅組織聯合訓練,多是理論上的研討、程序上的推演,幾乎沒有搞過實質性的聯合行動。在2005年的一次實兵演習中,當上級真的把一批空中力量配屬給該旅時,卻因為協同時機把握不好、選擇空降場誤差較大等,造成了進攻上的混亂和失利。
吃一塹,長一智。近幾年,機步旅每年都與鄭州協作區、濰坊協作區進行陸空、陸海及二炮聯合作戰演練,利用執行任務的機會,與武警、民兵預備役進行聯合處突演練。演練中,他們邊協同、邊訓練、邊研討,摸索出許多聯合行動的實際經驗和戰法。
沙場觀瀾:演習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我軍的聯合戰術兵團演練已經延伸到旅、團級。同時,尤感欣慰的是,參加聯合作戰的各軍兵種協同有力、配合默契。聯合不是簡單的“1+1”,也不是淺嘗輒止地“拼盤”,而是各軍兵種在指揮、行動、保障上高度的統一和協同。目前,我軍聯合訓練的運行機制正逐步完善,但缺乏實際組訓經驗和人才,需要下功夫解決“練起來”、“深下去”的問題。只有從上到下真正重視起來,訓練中真正聯合起來,把聯訓聯演落到實處,才能形成“1+1>2”的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
關鍵詞之四:作戰效果評估
“轟隆隆……”一陣密集的炮火攻擊之后,搭載著各種傳感器和偵察裝置的無人機、直升機、偵察分隊及障礙排除隊立即出動。與此同時,“敵”防御陣地被偵察監視和摧毀情況,實時在基地導調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來。
“在這次實兵對抗演習中,導調中心采用了現代化的作戰效果評估系統!毖萘暩睂а、濟南軍區軍訓和兵種部副部長辛偉向記者介紹!拔覀冊谧鲬鸬赜蚝徒粦痣p方的各類武器裝備上,安裝了大量圖像轉播、紅外傳感、衛星定位等戰場監控設備,直接從戰場采集數萬個數據,迅速傳遞到‘陸軍部隊戰術演習評估系統’,從而保證導調中心能夠清楚地對作戰效果進行實時評估!
“以往合同戰術訓練評估,多取決于導調人員的直接判斷和簡單的手工計算,人為因素較重,影響了戰術演練的效果!敝笇а菥毜哪臣瘓F軍參謀長胡修斌說,“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組訓、演練中的廣泛應用,作戰效果評估系統也越來越完善、深入地運用到相應的評判中。這次演習,通過軟件系統,把各類戰斗行動和指揮決策等難以量化的因素普遍進行量化分析,再加上導調人員的定性判斷,就使評判更加科學,使演練更加貼近實戰。”
戰斗中,加裝了激光模擬對抗系統的裝步四營,突然有三輛步戰車冒煙、熄火。營長陳西明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步戰車被“敵”炮火擊中,模擬系統自動切斷了電路、油路。于是,他指揮部隊改為疏散隊形,隱蔽迂回沖擊,避開了“敵”監視和火力阻擊。陳西明感慨地說:“這樣的評判既準確、又逼真,感覺像是真的在戰場上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