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有金鐲子嗎,怎么就這么幾個爛銅錢啊?”5月25日下午5點過,廣漢市文管所副所長徐偉和同事對轄區和興鎮一麥田里的宋墓考古發掘結束后正要離去,有村民跑過來詢問宋墓的發掘進展。
徐偉介紹,這個墓是廣漢市和興鎮華嚴村一村民,在自家的麥田里收麥子時,收割機不小心壓塌墓道發現的,“初步斷定是南宋的墓,屬于平民墓葬,除了11枚‘開元通寶’銅錢外,沒有發現其它隨葬品。”
目前,考古發掘完的宋墓區域已經開始回填,依舊作為農田的一部分。
收割機壓塌宋墓
23日下午,廣漢市華嚴村七組村民在自家麥田里收麥子,收割機開到田中間時,突然就陷了下去,大家趕緊上前去看,原來是掉進了一個坑里。
“當時就感覺不是一般的坑,感覺像個墓地。”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家的這塊田以前地勢高,去年土地重新整理后,弄得矮了些,估計收割機從上面經過,就壓塌了。
村民們將此消息告訴了廣漢市文管所,接到消息后,廣漢市文管所副所長徐偉和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進行進一步發掘。
“初步判定是宋代磚室墓,墓里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發掘。”徐偉介紹說。
僅發現11枚銅錢
5月25日上午11點,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文管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幾位村民正在小心翼翼地將墓地周圍多余的土刨掉。墓地中間灰白的長方形磚蓋著整個墓地,一塊挨著一塊。長方形磚圍起來的一個直徑約1米左右的洞口打開著,從洞口往里面望去,隱約能看到很多黑色磚整齊地砌成一個拱門,再往里面就什么也看不清了。
“目前來看墓地長3.1米,寬1.1米,深1米,從墓地和磚的結構來看,是南宋時期的墓。”徐偉說,在宋代磚室墓很多,但也不是所有家庭親人去世都采用這種墓,一般只有家庭條件相對較好的才用。
但墓地里究竟能否發現寶貝,徐偉說只能打開墓地才知道,也不敢隨意破壞。25日下午4點過,廣漢市文管所對這一宋墓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結束,發現11枚“開元通寶”銅錢。
“屬于平民墓葬,除了11枚銅錢外,沒有發現更多的隨葬品。”徐偉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
目前,考古發掘完的宋墓區域已經開始回填,依舊作為農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