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 藝術的寄托與精神上的享受 |
發布日期:10-01-06 08:57: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湖州在線 作者: |
78歲的沈棣華是湖城一位古錢幣收藏“發燒友”,20多年來他的業余時間幾乎都花在收藏、研究古錢幣上。如今他收藏的古錢幣已經有2000多枚,在各類刊物上發表關于收藏的文章數百篇,小小的古錢幣給他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筆者來到湖城金泉社區,在沈棣華的家中見到了這個癡迷古錢幣的草根收藏家。
廿多年癡心古錢幣收藏 沈棣華告訴筆者,他曾經當過文學教員,愛好歷史和文學。198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第一次接觸到古錢幣,里面所蘊含文化深深地吸引了他,從此他和小小古錢幣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從房間里拿出幾個鐵箱子,里面收藏從秦朝到民國、大大小小的2000多枚古錢幣這是沈棣華20多年全部心血。筆者看到,這些古錢幣最小的直徑只有1厘米左右,最大的直徑有6厘米左右。每一枚古錢幣他都用細線牢牢地縫在紙板上,并按年代仔仔細細地進行排列。“很多人喜歡用細鉛絲來固定錢幣,但我怕這樣會磨壞錢幣的表面,所以就用細繩代替。”沈棣華笑著說,這是他自己研究出來的“土辦法”,雖然費時費力,但不會損傷錢幣。 以“錢”會友結識各地“錢友” “現在真的錢幣已經越來越少,要‘淘’到好的錢幣更難了。”沈棣華告訴筆者,20多年來,為了豐富自己的藏品,他幾乎把所以的業余時間都“搭”了進去。 一開始收藏古錢幣,湖城的府廟是他跑得最多的地方,每逢節假日,他都會去那里轉轉,看看能不能淘到“寶貝”。1991年,湖州市錢幣學會成立后,沈棣華認識了一批愛好錢幣收藏的朋友,還結識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錢友。“我的很多藏品就是和這些朋友交換得來的,平時我們還經常書信聯系,交流彼此的收藏經驗。” 收藏古錢幣,不僅需要花時間,也是一件挺花錢的事,為了添置藏品,這些年來家境并不富裕的老沈一家省吃儉用。“自從迷上了收藏,我不吸煙不喝酒,我的收入幾乎都花在這些錢幣上了,好在老伴一直在支持我。”提起家里的“賢內助”,沈棣華的語氣里有說不出的感激和驕傲。 收藏到研究草根藏家的新樂趣 “收藏古錢幣分三步,第一步是實物收藏、第二部是整理、編排,最后一步就是對藏品進行研究。”沈棣華告訴筆者,藏品達到一定數量后,他便開始對這些寶貝進行研究。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