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比金更亮 袁大頭沾光 |
就登上了歷史高峰,交易價格一度達到每枚700元以上。眼下春節剛過,由于市場交投清淡,價格有所回落!崩钏膳笳f。 李松朋介紹,一枚標準“袁大頭”銀元的白銀凈量約24克,以當前6.5元/克的白銀價格計算,每枚“袁大頭”的“成本價”大約156元。 業內人士指出,銀價上漲帶動絕非“袁大頭”價格節節攀高的唯一原因!霸箢^”作為一種經典的老銀元,具有貴金屬和文物的雙重屬性。在全球通脹預期加劇的背景下,“袁大頭”價格居高不下,主要與投機資金大量涌入有關。和瓷器字畫等古玩相比,銀元的特點是標準性更強,“袁大頭”的幣型劃一,成色、重量有嚴格規定,較容易形成統一的市場價格。 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股市、房市等都很低迷,投機資金大量從股市、房市抽逃。還有一些行業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也抽離了大量的資金出來,形成了規模很大的炒幣游資。而從以往的經驗看,不足千元的袁大頭受到資金追捧,因為這個價位區間容易被普通投資者接受,交易比較活躍,也容易成為投資資金的炒作對象。 其實,不僅是袁大頭,近些年來各種錢幣類收藏品的價格都一直在上漲,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后的這兩年,各個錢幣品種的價格一年上漲50%很正常。從“袁大頭”、“龍洋”等老銀元到熊貓金銀紀念幣,再到舊版紙幣,雖然各品種價格開始上漲的時間并不是很同步,但是整體暴漲的大行情是從2010年開始出現集中“井噴”。 1997年的金銀紀念幣市場也出現過與現在老銀元很相似的大牛市,但金銀紀念幣價格被炒到高點后很快就出現了崩盤,價格跌得很慘。市場上被炒得最高的96版的熊貓銀幣,當時最高價格達到了900元以上,但市場崩盤后,還是跌回了100元。 去年以來,“袁大頭”等老銀元價格翻番,漲幅過大,經銷商、收藏玩家紛紛跟風吃進,目前的價位已經明顯偏高,老銀元集聚的風險也逐漸在提高。對此,專家指出,老銀元等錢幣收藏品的變現能力并不是很強,需要到專業的藝術品市場才能兌現,一旦遇到大戶集中拋盤,跟風投機者的損失將會很大。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周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些年來,隨著投資渠道的發展,文物逐漸不再單以收藏者為對象,而逐漸演變成一種投資品,換句話說,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資本市場”了。 “和房地產投資過熱會產生泡沫一樣,在資本的推動下,文物投資也會產生泡沫。這樣,就會發生文物的實際價值與市場價格相分離的情況!敝芟檎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