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推出“中國歷代金銀元寶精品展” |
發布日期:10-03-07 08:36:3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博寶網 作者: |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在舉國人民歡度庚寅虎年新春佳節之際,由杭州市西湖博物館和杭州市收藏協會主辦、杭州佑康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賞元寶、品元宵——中國歷代金銀元寶精品展”活動開幕儀式,于2月27上午10時在杭州市西湖博物館隆重舉行,來自有關方面的領導、在杭的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收藏愛好者等出席開幕儀式,給人們歡慶新春元宵節獻上了一道濃郁的文化大餐。
“元寶”之稱從元代始出,它是金銀貨幣的總稱或別名。金銀元寶在我國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金質的楚國郢爰和具有一定形狀的無字銀貝。至漢代,金銀元寶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形狀統一的“金餅”、“馬蹄金”和船形條形的“銀鋌”等。之后這種“餅”、“鋌”等金銀元寶一直傳承下來。隋唐時期這種“銀餅”、“銀鋌”主要用于窖藏以保值,一般的交易很少使用。至宋代,由于商業貿易的發達,白銀開始擔任了大宗商品買賣的支付貨幣,“銀鋌”改稱為“銀錠”。南宋杭州作為都城,金、銀貨幣的鑄造空前發達,金銀元寶品種多、質地精、數量多,為收藏者所追崇。元代至民國,金銀元寶繼續流行,并寄予了人文色彩,除作為貨幣外,有恭賀發財等美好寓意。如今金銀元寶雖退出了我國實用的歷史舞臺,但它的收藏和研究等價值為人們所青睞,成為民間收藏的一大熱點。 本次展覽上,杭州市收藏協會組織了會員及社會的收藏資源,共展覽從漢代至民國的金銀元寶精品300多件,是一次我國歷代金銀元寶的大聚會,不僅數量多、品種全、級別高,而且有些金銀元寶還填補博物館收藏的空白,是目前杭城收藏金銀元寶規模最大的一次展出,其中南宋杭州鑄造有地名、人名的“霸南街西銀錠”、“趙孫宅銀錠”、“京銷銀錠”、“陳二郎銀錠”、“西街朱鋪銀錠”等,以及民國中央造幣廠所制的金條“大黃魚”、“中黃魚”、“小黃魚”和香港所制“景福金店千足純條”等,格外引人注目。展覽既反映了杭州民間收藏的深厚底蘊,又彰顯了收藏家們將收藏資源無私的為社會大眾共享的崇高收藏境界。 在27日和28日,杭州佑康集團有限公司還特別備置了元宵約500份,免費贈送前來參加開幕式和觀展活動的觀眾,下午2時在會議室將舉辦“中國歷代金銀元寶鑒賞”講座和免費為民進行“元寶”等古錢幣鑒定咨詢服務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