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縣秀水挖出宋代錢窖 |
發布日期:09-05-02 08:21:2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 |
前日下午,安縣秀水鎮一群眾在重建住房時,意外挖出一個宋代錢幣窖藏。27日中午,經綿陽市文物局專家現場鑒定,認為這一窖藏為南宋末年的窖藏,對研究當時的社會變遷,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發現錢幣窖藏的位置在安縣秀水鎮新民村6組。26日下午6時,當地農民趙忠平修建住房挖基礎時,發現有大量成堆的鐵銹物,當即撥打110報警。當地派出所接到報告后,立即安排警力守護,并通報文物部門。昨日中午,接到安縣文管所的報告后,綿陽市文物局專家立即趕到現場進行勘查。 記者在現場看到,窖藏所處位置為平壩,臨近秀水場鎮。窖藏距離地面約50厘米左右,面積約1平方米左右。經過文物工作者現場初步清理發現,窖藏里的以鐵錢為主,僅有少量銅錢,但由于銹蝕嚴重,錢幣多數都粘連在一起。在現場發現的銅錢上,有"崇寧通寶"字樣,鐵錢則幾乎看不到文字。根據窖藏暴露的現狀和初步清理的情況分析,文物工作者認為這處窖藏的年代應為南宋末年。為不耽誤當地群眾災后永久性住房重建進度,綿陽市文物局、安縣文管所工作人員從昨日下去開始,對此處窖藏進行清理發掘。 綿陽市文物局考古隊隊長宋建民介紹,從北宋到南宋中期,四川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到南宋末年,由于戰亂不斷,加之元兵侵犯,四川成為抗擊元兵的主戰場。戰爭增加民眾的賦稅負擔,導致物資緊缺,當地政府遂用鐵鑄造錢幣,但價值卻大打折扣。此處窖藏,很可能是當時元兵進入四川后,當地群眾因戰亂遷徙,而鐵錢又不方便攜帶,遂埋藏在此。幾年前,文物部門在安縣雎水鎮曾發現過一處大型的錢幣窖藏,此次在秀水鎮發現的錢幣窖藏規模雖然相比較小,但對研究當時的社會變革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