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古墓 驚現“通貨膨脹”貨幣 |
發布日期:11-03-29 08:19: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龍虎網訊 作者: |
在南京市雨花臺區繞城公路下,岱山北路附近的第一個紅綠燈路口,記者看到,眼前是一片開闊的土建工地,大量的挖掘機等大型機械正在這里施工。3月初的一天,施工人員在用挖掘機挖掘一個高三四米的土丘過程中,發現山體內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色洞口,內里很深。 經過檢查,發現這個大洞其實是一個規模不小的古代墓葬的墓室。由于古墓被開挖,形成一個土地的切面,從這個切面上,可以看到近兩千年來,這個古墓掩藏在地下兩米多的深處,墓室如同一個圓頂帳篷的外形一般。 經過20多天的清理工作,專家們在古墓中發現了銀發簪、銀鐲子、鋪首、銅錢等珍貴文物,其中發簪和鐲子都已經氧化,透露出時間侵蝕的痕跡,也告訴考古專家,墓主應該是一位愛美的貴族女性。 古墓中還發現了一些銅錢,其中一些有“大泉當千”銘文,專家告訴記者,“大泉當千”銅錢有不少故事。“我們都知道五銖錢,它是當時流行的最小貨幣單位,而大泉當千,相當于一千個五銖錢”,考古專家說,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現在的1000元人民幣。 錢幣發展歷史記載,“大泉當千”是王莽以后最大的虛值錢,反映了當時通貨膨脹的社會狀況。到東漢后期、三國初期,“大泉當千”遭到普遍抵制,東吳領導人孫權下令停鑄“大泉當千”,并命令官府作價收回,但民間還是有人私鑄此錢。所以東吳年間,傳世“大泉當千”并不罕見。這是專家判斷此墓為東吳墓的另一個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