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它也是一場影響深遠的啟蒙運動,為中華民族帶來思想上的大解放。
作為這一歷史的見證,筆者有幸藏有一枚珍貴的“江西辛亥大漢銅幣”。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武昌爆發,全國革命黨人聞風而動,紛紛舉行起義。與湖北毗鄰的江西省立即震動起來,在同盟會員的策動下,同年10月23日,時任九江新軍標統的馬毓寶響應起義,成立了中華民國駐潯軍政府。為籌措各項新政經費,江西省銅元局特地鑄造了紀念辛亥革命的銅幣,江西辛亥大漢銅幣鑄行短暫,存世極少。
此枚江西辛亥大漢銅幣材質為紅銅,直徑為29mm,重7.5克,幣面文字是用機械沖壓而成的,均為楷書。正面中央鑄一陰文“贛”字,為江西省的簡稱,外環鑄“大漢銅幣”及珠圈,上緣鑄有“江西省造”,下緣鑄有“當制錢十文”,左右兩側鑄有干支紀年“辛亥”;背面的內外圈各有九顆星,共計是十八星圖,中央有一太極圖,代表生生不息,中華民國永久生存之象;外飾珠圈一道,在十八星圖外面,襯以細密的網紋。十八顆圓星連成一體,寓有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戰斗之意。十八星軍旗作為革命軍的軍旗,在武昌起義勝利后,曾迎風飄揚在黃鶴樓前。而把革命軍軍旗的圖案鑄在銅幣上,使辛亥大漢銅幣烙上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寓意革命烽火已經在全國遍地燃燒。
江西辛亥大漢銅幣是全國最早的體現新生革命政權建立的鑄幣,它的問世,距辛亥革命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由于時間倉促,這枚銅幣的設計和制作顯得比較粗糙,但這絲毫無損于它所擁有的特殊價值。江西辛亥大漢銅幣帶著革命的余溫出爐,充分體現了辛亥革命那種迅雷不及掩耳的氣勢,反映全國人民革故鼎新、改朝換代的強烈愿望。江西辛亥大漢銅幣由此成為記錄我國封建制度被最后埋葬這一特殊時期的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