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回落 深發展存款金條抵利息銷售冷場 |
發布日期:09-04-02 08:53:4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 |
今年1月到3月期間,深圳發展銀行在杭州推出了以“存款金條抵利息”為賣點的產品,這一號稱保本型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引發了市場熱議:不拿利息拿金條劃算么?該產品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金價近期調整 產品銷售不佳 “存款金條抵利息”,實際上是“深發展”推出的一款“金抵利”理財產品。 據“深發展”工作人員介紹,這款產品主要投資方向是以預期存款利息投資黃金,即個人與銀行簽訂委托協議后,在1年的理財期內,在存款本金保證下,銀行將客戶預期收益在開戶當日通過實物黃金方式支付給個人,到期銀行按合同約定向個人返還本金,銀行提供代理黃金制品回購交收服務。 以在杭州推出的這款“金抵利”產品為例,開始,1年期產品的投資金額以5.6萬元為單位,每投資5.6萬元購買1年期的“金抵利”產品,即可獲得一根10克的AU99.99%金條作為收益。后由于金價的變動,投資門檻從最初的5.6萬元提高到了7.9萬元。 據了解,這款產品早在2007年就由“深發展”在廣東推出,2008年在北京、上海、濟南等城市推廣,2009年則在全國各分布有“深發展”支行的城市同時推廣。 據理財專家介紹,這款“金抵利”產品具有四個特點:一、本金(名義本金)很安全;二、收益可以提前支取(金條形式提前支取),如果存銀行,收益只能到期才能支取,收益部分的流動性較差;三、可以獲得黃金價值的收益;四、金條含有一定意義上的禮品價值、收藏價值,可以送給親朋好友。 當然,由于其黃金投資產品的特質,也受到黃金價格風險的影響,承擔黃金價值的波動。對于黃金價格總體不斷增值的預期,使得“金抵利”產品的銷售一直很好,據“深發展”工作人員說,經常在銷售過程中出現金條斷貨,需要客戶等待一到兩個星期才能拿到金條的現象。 但是據了解,由于最近黃金價格較前段時間有所回落,目前杭州“深發展”的“金抵利”產品銷售一般。而且,一些想要投資該產品的客戶也發現,部分杭州“深發展”支行工作人員已經不主動向客戶推銷“金抵利產品”,業務說明書也不見蹤影,在“深發展”的網站上也找不到這款產品。 市場熱議“金抵利”有兩大問題 關于這款“金抵利”產品,目前主要爭論的焦點集中于兩個問題:一是不給利息拿金條是否劃算,二是這款產品到底是理財產品還是儲蓄。 大部分專家和媒體經過計算之后,都認為根據目前的人民幣一年存款利率和目前的黃金價格走勢,基本上投資該產品還是劃算的,多多少少可以獲得一些收益。但專家也提醒大額資金持有者謹慎投資“金抵利”產品,因為該業務存在流動性不強、黃金價格走低、存款利率上升的風險,一旦出現大的波動,會對大額投資者帶來收益風險。不過,正在杭州“深發展”寶善支行咨詢該產品的市民馬某表示,大額資金持有者對這種“金抵利”的微利也看不上眼,要買黃金他們直接去黃金市場購買就可以了,這個產品就是為他這樣的普通市民打造的。“深發展”的工作人員對此不予評論。 根據“深發展”銷售人員的說法,“金抵利”由于采用預期收益投資黃金的做法,因而是一款理財產品。這一點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并且更進一步歸類為保本型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在相關金融網站上,給出了理財產品的如下定義:“人民幣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自行設計并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后,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根據這一定義,“金抵利”的理財產品地位似乎沒有問題,因為投資者持有的憑證不是存單,而是一份協議書。 目前,質疑的聲音主要集中在,“深發展”的這種做法只是利用了理財的特性,而并不是真正的理財行為。 “金抵利”是銀行差異化營銷手段 央行《關于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規定,“儲蓄機構以發展我國的儲蓄事業,為儲戶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其中,對于以有價贈品方式攬儲,相關法規有明確的禁止條例。《規定》認定“使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包括“以散發有價饋贈品為條件吸收儲蓄存款”以及“利用各種名目多付利息、獎品或其他費用”的行為屬于禁止范圍。 但具體到實際情況,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監管部門對高息吸儲的界定主要看吸儲是否和現金或有價財物直接掛鉤,如果是開卡、辦網上銀行、買理財產品送有價物品,和吸儲沒有直接關系,基本上就不算了。 “深發展”工作人員則表示,“金抵利”已經在銀監部門報備,而且推出兩年多來并沒有受到什么監管。 浙江大學經濟學系一位學者對“金抵利”表示了理解。在他看來,現在銀行之間競爭激烈,為了在競爭中有所突破,商業銀行推出類似“金抵利”這樣的產品,主要目的在于區別化經營。 據了解,目前銀行業推出的產品促銷活動層出不窮。民生銀行舉行了“民生電子匯款,新年有‘金’喜”抽獎促銷活動;工行推出了個人實物黃金實盤大賽;建行上海分行將在3月31日推出“龍鼎金”實物金買就送活動;交行在2月18日前,也推出“迎春三重禮”。中行、農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東亞銀行等都紛紛在1月份至3月份期間推出了類似的促銷活動。 針對銀行間這些層出不窮的“價格戰”,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是不是理財產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給消費者帶來實質利益。專家們表示,由于現在黃金消費不像以前那么難,各種品級的黃金制品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到,這些事實削弱了“金抵利”對部分有購買黃金需求的消費者的吸引力,從這個角度上看,對儲蓄者來說“金抵利”營銷的意義大于實際利息的價值獲取的意義。 上海期金昨日延續下挫 合 約 收盤價 漲 跌 AU0905 204.98元/克 -1.02元 AU0906 204.15元/克 -1.36元 AU0907 206.90元/克 0.84元 AU0908 204.20元/克 -1.31元 AU0909 203.88元/克 -1.70元 AU0910 205.12元/克 -0.96元 AU0912 204.00元/克 -1.36元 上海現貨黃金昨日普跌 合 約 收盤價 漲 跌 Au100g 203.94元/克 -1.78元 Au9995 203.67元/克 -0.79元 Au9999 203.69元/克 -1.22元 Pt9995 262.16元/克 -2.34元 AuT+N1 205.47元/克 -2.18元 AuT+N2 203.00元/克 -1.00元 AuT+D 203.49元/克 -1.2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