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錢幣”民間用作驅邪 |
發布日期:10-05-25 08:54:1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荊楚網 作者: |
圖為:五毒錢幣的正反兩面
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蒿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但古人還有端午戴“五毒錢幣”的說法,這個就很少有人知道了。18日,湖北大學老師蔡瑩帶著該校博物館的五毒錢幣藏品圖片,參加武漢市博物館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和全國文化遺產日而組織的交流活動。 蔡老師告訴記者,五毒錢幣是中國古代辟邪錢幣中的一種,屬于民俗錢幣,不用于流通。它采用的是以毒攻毒的方式。錢面為“五月初五”四個大字,錢背則鑄有五種毒物: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端午、中秋是慶賀豐收的節日,而端午節則是一個積極活動以祛邪禳災的節日,因為端午在春夏之交,陽氣上升,各種病蟲抬頭,人們在這一天采艾葉,插菖蒲,喝雄黃酒,都與驅蟲、解毒有關。”她介紹說,錢幣鑄造好后,人們會在端午這天佩戴在身上,以示驅邪。 據了解,湖大博物館所藏的五毒錢幣為出土清代文物,是目前省內高校博物館中的獨有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