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斷了的王莽“國寶金匱直萬”錢 |
發布日期:09-12-21 08:45:0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柳貴田 |
![]() ![]() 在我國歷代古泉中,漢代王莽時期的“國寶金匱直萬”錢,堪稱馳名中外的奇葩。此錢傳世極少,為歷代泉界所珍視。 自古以來,泉界對“國寶金匱”錢充滿了好奇,歷代泉界爭論頗多。《漢書·食貨志》載“國寶金匱直萬”錢乃西漢新莽貨幣,是由圓形錢首和方形錢身組成。直讀“國寶金匱”錢為圓形,方形錢身面背各有二道直紋,中篆書“直萬”兩字。 清代李佐賢《古泉記》最早著錄了一枚殘品,近似方孔圓錢,面背肉好周廓,篆書直讀“國寶金匱”,傳說在陜西西安出土。 對于“國寶金匱”錢的傳聞很多,約在民國八、九年間,西安城西北隅楊家城(漢末史宮遺址)一帶,農民在耕田時發現“國寶金匱”一枚,即告知一位當時在古玩店當學徒的陳聾子,但陳沒見過此物,不敢做主,便找西安文物鑒賞家閻履初,力勸其購回此物。閻從未見過這種東西,為慎重起見,便將此物帶回家中,讓其父觀看,其父認出此物即為聞名于世的新莽“國寶金匱”錢。觀此錢十分完整,雖稍有土花剝蝕,但通體紅斑綠銹,品相極美,急命兒子買下。閻履初聽了他父親的話,這才花了幾十塊現大洋把這枚珍貴的“國寶”買了下來。 筆者講述以上數文,是為了說明自古便有“國寶金匱”錢,此錢確有實物,亦有殘品。筆者多年前集到了一枚殘斷了的“國寶金匱”錢,該泉徑2.9厘米,厚2.8毫米,重7.9克,只有圓形錢首。此泉為老殘,經修復后,完全是一枚方孔圓錢,行外之人是看不出是枚殘錢的。此錢生坑,通體老銹,經多方檢測,確認為新莽錢無疑,雖為殘品,但不失國寶之體,亦可講為泉界中之罕見珍品。筆者現發表出來,以供泉界同仁共賞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