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合背古錢幣(王家年) |
發布日期:09-11-09 08:34: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王家年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11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合背古錢幣是在鑄造過程中誤將兩背范合范,致使鑄造出的錢幣面背完全相同的古錢幣。因為是錯鑄產生,故其鑄造和存世的數量很少,素為收藏家所喜愛,在古玩市場上價格較高,且其非合背的普通品又極易獲得,導致作偽盛行,令許多古錢幣收藏者受騙上當。其實鑒定合背古錢幣方法并不難,在鑒定之前首先要掌握其作偽手段,然后再針對其作偽手段采取不同的鑒定方法。 合背古錢幣的作偽手段有以下3種:1、翻鑄法,即翻砂鑄造,這是一種傳統的作偽方法;2、粘貼法,即將兩枚相同的古錢幣從背面磨薄后用膠粘貼在一起;3、鑲嵌法,指將一枚古錢幣背肉挖薄,將另一枚相同的古錢幣剪去外輪或將外輪和內廓全部剪掉再將其背磨薄鑲嵌到前一枚古錢幣背后并用膠粘貼起來,這種方法相對復雜一點。 對作偽方法鑒定方法各不相同,對翻鑄法主要看其銹色和包漿是否真實自然,鑄造工藝和錢文書法是否符合時代風格,鑒定方法與其它古錢幣完全相同;粘貼法的作偽原料一般采用真錢,光從錢幣面背的銹色和包漿無法看出其真偽。鑒定時首先將古錢幣與地面輕輕碰撞聽其發出的聲音是否為啞音,當然有啞音的也不一定就是假錢,許多氧化或腐蝕較嚴重的古錢幣也會發出啞音,如有啞音就需要觀察其外輪邊緣和穿口內是否有粘貼的縫隙和粘貼所用膠質的反光以及掩蓋縫隙和膠質的假銹,縫隙和膠質的反光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必要時也可以使用放大鏡。如縫隙被假銹掩蓋,則看該處銅銹與錢幣面背銅銹的質地是否一致、顏色是否相似即可判別假銹。這種鑒定方法比較簡單;鑲嵌法制造的合背古錢幣作偽的原料一般也采用真錢,粗略一看似乎是一眼貨,面背都是真錢,外輪也天衣無縫,容易使人受騙上當。鑒定時首先將錢幣與地面輕輕碰撞聽其發出的聲音是否為啞音,如有啞音就需要觀察其幕內肉質與外輪和內郭的連結處以及穿口內是否有粘貼的縫隙和粘貼所用膠質的反光以及掩蓋縫隙和膠質的假銹,鑒定的方法與粘貼法基本相同。由于合背古錢幣是在鑄造過程中誤將兩背范合范鑄造出來的,故其面背應完全相同,即使兩面文字和字體相同而書法略有不同也是假幣。這也是鑒定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中國歷史上許多種類的古錢幣盡管存世數量很多,但版別也很多,偽造者難以獲得兩枚版別完全相同的古錢幣用來偽造合背錢。 在拿到一枚合背古錢幣時應首先聽其聲音有無啞音,看其面背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