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錢幣“元通寶”起決于何時?現在見到的錢幣,至少起于隋朝鑄造的開皇元寶,暫時沒有見到“通寶”元寶、通寶、重寳之間是怎樣的價值關系?好像沒有人研究過。元寶,開元的含義,是首先鑄造的意思;通寶,則很簡單,天下通用。但是,開皇重寳,我已經見到一枚折十型。
重寳何意?是重量嗎?不是,是重新鑄造的意思。它的讀音應該是“chong‘’從”。這是因為,它們都是銅錢,它們都是五等錢幣,從小平錢到折十。因此,從銅本位的原理來說,它們都是等值錢幣。現在見到的出譜錢幣,從李淵的武德元寶、武德通寶。到唐朝歷代帝王年號錢的出現。元寶、通寶、重寳都見到了各個品種。
中國歷史上隋唐以來帝王的年號比較齊全完整,但是,古代錢幣的年號錢發現是最少的。中國古錢50珍,唐和五代的錢幣幾乎占了一半。而“元通重寳”錢幣,則是宋夏遼金比較完整。明朝則不鑄造“元寶”,清朝則以“通寶”為主。只是咸豐一朝是“元通重寳”一起鑄造,而元寶的鑄造是在重寳之后的虛值大錢,當五百合當千。
隋唐五代的錢幣已經大量發現,但是重寳發現最少,也極難見到。我現在展示我收藏到的部分重寳錢幣。是“立此存照”,我們需要繼續發現同期、同種類錢幣給與證明。這是因為隋唐五代時期是篆書比較成熟,又是真書、楷書、行書逐漸演化發展的歷史時期。是“字無常型”。我展示的這八種重寳錢幣,從錢幣品相、鑄造工藝、和銹蝕狀況的觀察,我確認是“出土錢幣”。現在,我還沒有看到網絡上有同類錢幣,但是我盼望著她們的出現,完成古代錢幣的“同宗互證”。
1、這是開元重寳,當然的出譜錢幣。我是剛剛見到。大家都知道,開元通寶是當代存世量最多的錢幣。但是“開元元寶”我們沒有人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