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別、券種的劃分與辨別 |
發(fā)布日期:10-05-23 20:35:52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我愛紙幣 作者: |
印刷)的明顯差別構成了上圖兩張一角券的判別標準。 從上述幾點綜合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有意識下形成的差異,這種有依據(jù)的變化存在兩個特點:一是要有官方性質的、有意識的做出改變的券種。另一個是它改變的結果是與原券要有諸如工藝、水印圖案等明顯的變化,而非因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如紙張與水印位置偏移,油墨深淺、底紋深淺等細微變化而形成的差異。那么有沒有無意識形成獨立券種呢?這種情況也是有的,比如說因設計或印制失誤造成停止發(fā)行或改版的,那么這樣券種無疑是非常獨特也非常值得收藏的獨立券種了。比如聽有藏友提到最初的2000日元有類似情況,由于無實鈔也無資料,就不便多說了。 總之,無論哪種情況進行判別是否屬于獨立券種,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隱含因素,就是公認原則,比如第三版人民幣全套公認為24個品種,這是經(jīng)過絕大多數(shù)人研究并公認的結果,你非說有的紙幣上有個點,應該叫“有點版”,那么它是不是得到認可就不好說了,如果全國的收藏者都認可,那“有點版”就存在,但廣大藏友都是有鑒別和分析能力的,能認可你的觀點么?我相信個別人的論點只能忽悠一時,而不能忽悠一世! 對于收藏 上述內容和收藏也是有關系的,本人認為:收藏要盡量按照獨立的券種進行收藏,這可以有的放矢的抓住重點收藏獨立品種,從這些明顯差異的券種中分析紙鈔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幫助的,而對于冠號的差異,年份的差異,簽名的差異,我認為都不能稱為獨立券種,參與過多只能深陷其中,這些品種只能是深入研究一兩個國家藏友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