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的信用遠遜于貨幣 |
發布日期:13-12-31 09:07: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郵幣卡網 作者:大觀 |
必能賣得出去。港澳臺的經驗就說明了這一點。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中郵為何這么多年一直堅持虛偽的所謂“總量控制、適度從緊”的發行政策了,實際上都是為新郵炒作布局設套。同時,郵票每年發行量都在30套上下,100個圖,總盤子擴容如此之快,但是集郵群體卻在萎縮之中,看好郵市的場外資金對郵市越來越持審慎態度,所以要想撬動郵市行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之中郵多年來發行工作的不公開、不透明、不公正、不可預期,以及多年來的多發、亂發、濫發邊緣郵品、衍生郵品、有害郵品和一些時隱時現的為紀特郵票寄遞信件設置人為障礙等行為,使得紀特郵票本來已經虛化、弱化的信用基礎再次的受到根本動搖,使人們對集郵的信心受到沉重打擊。 可以直截了當地說,郵票已經淪落為幾乎沒有任何實際用途的東西,其社會信用不知道比現金貨幣要遜色多少倍,兩個東西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假如有誰收藏了大量的紀特郵票,并把它視為財富的載體試圖作為傳家寶而留給子孫后代的話,其想法是非常值得推敲的,其行為也是不合時宜的。假如中郵繼續我行我素、繼續玩火,仍然不知收斂、不知懸崖勒馬的話,那么離著郵票社會信用的最后的全面的崩潰也就指日可待了,到了危急全面爆發的時候,無論對中郵、對郵票投資者、對郵票收藏愛好者還是對于郵商來說都會是一場空前的劫難。 明白了以上幾點,我們也就知道了郵票決不能和貨幣相提并論的了。假如您用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類比郵票的話,那就是犯了一個絕大的錯誤。比如你若說甲午馬流通紀念幣發行量1億枚,老百姓還能爭相到銀行排隊兌換,市場價也能到每枚10元上下,那甲午馬生肖郵票發行量有網上的流言說發行7000萬枚,是不是市價還應超過流通幣的價格呢,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