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見證中國探月首飛成功 |
發布日期:13-12-28 08:47:3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林大安 |
航天圖1
航天圖2
航天圖3
航天圖4
航天圖5
舉世矚目的中國“嫦娥三號”探測器已于2013年12月14日21時11分完美著陸月球虹灣地區。12月15日4時35分,“嫦娥三號”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玉兔號”巡視器順利駛抵月球表面,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有能力獨立實施的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嫦娥三號”任務作為探月工程二期的主任務,是“繞、落、回”三步走中的關鍵一步。然而,中國“嫦娥一號”第一顆探月衛星是在2007年10月24日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11月7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進入繞月工作軌道,11月26日,我國發布了“嫦娥一號”拍攝的首張月球照片,標志著“嫦娥一號”繞月探測飛行取得圓滿成功。2007年11月26日,為了紀念這一重大航天成就,國家郵政部門發行了《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1套1枚(圖1)。筆者現將此枚郵票的印樣及變體列舉如下: 《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未采用的設計印樣(圖2)。與正式發行的郵票相比,主要圖案基本相同,但月球圖案的展示約為一個月球四分之一,而且沒有出現地球圖案。 《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三維壓凸印樣(圖3)。發行壓凸郵票時采用了新的郵票印制工藝。壓凸郵票以立體感強、防偽性能高等特點,已成為新中國郵票中的一朵奇葩。根據已發行的壓凸郵票的品種和形式,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是對郵票上的文字、徽志等字圖采用壓凸工藝,使文字和徽志更加突出、醒目,并富有立體感。二是對郵票上石雕、印章、瓷器等文物采用壓凸工藝,使器物更充滿質感。三是對郵票上的其他事物采用壓凸工藝,突出了所表現的主題和事物的質感。而我國2007年發行的這枚《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上的“探月衛星”和“月球及表面”便是采用壓凸工藝的第三種類型。 《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小版張(圖4)及郵票小版張變體(圖5)。在這版變體郵票最右邊一行的4枚郵票中,其月球圖案左邊出現深灰色漏印,從而顯示出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