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PI
2014年郵票市場的表現近乎完美,這種情況在下半年的時候越來越突出,熱門品種層出不窮,就連多年以來無法撼動的編年小型張也走出了困局,成交量持續放大,所涉及的品種之多也是至少10年以來未見,1985—1991年小型張成為了資金博弈的新對象更是令人感到欣慰,這表明市場運行格局業已發生了新的改變,這種改變昭示出此波行情將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中級行情,而是一次經過精心策劃的大行情,甚至可以被定義為大行情。那么,2015年的郵票市場又會如何呢?以下十大預測或許能對投資者把握大勢有所幫助。
十大預測之一:“庚申猴”票能否擺脫徘徊不前的態勢
眾所周知,“庚申猴”票在2009—2011年那波中級行情中表現非常突出,價格直線上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市場中的原有地位,再次彰顯出了價值投資理念的基本精髓。但是,原“庚申猴”票在2014年全年都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走勢,價格被壓縮在10000—12500元之間,成交量急劇萎縮,即便是在拍賣市場上其表現也是泛善可陳,并未出現令人心動的一幕;以往的那種在網上連續性高價收購套票和四方連的帖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編年小型張和小版張的帖子大量涌現,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資金博弈對象的重大轉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15年的郵票市場仍有可能會繼續上行,如果“庚申猴”票能從泥潭中走出來,那就意味著市場的整體布局將會發生某種新的改變,也就是說,市場的平衡性會更好一些,其標志就是“庚申猴”票價格能從12500元勁升到15000元,乃至更高的16000元,最起碼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第一輪生肖票的尷尬局面。
十大預測之二:1983年以前的老票能否實現華麗轉身
1983年以前發行的JT票、編號票、“文”字票、老紀特等中的許多經典品種堪稱純粹集郵者的最愛,比如說“齊白石”與“荷花”小型張、“全國科學大會”小全張、“牡丹”小型張、“國慶15周年”小全張、“梅蘭芳”小型張等品種都是新中國郵票中的佼佼者,這些品種在2009—2011年的中級行情中成為開路先鋒,漲幅都超過了100%,可以說是行情中的中流砥柱。可是,這些品種在2014年全年中卻是默默無聞,如果與強勁的大勢來比的話,就是典型的貶值行情,這讓那些垂青于經典老票種的集郵者悶悶不樂。從保值增值以及2014年無所作為的角度來看,1983年以前發行的老票在2015年應該至少會出現15%—45%之間的漲幅,即便如此,仍舊沒有從整體上達到其最為輝煌的時候。
十大預測之三:原箱郵資片能否消滅5000元以下的品種
在2014年這波行情中,大量資金的蜂擁而至改變了郵資片原本非常不合理的估值空間,它不僅成為了行情的發動者,還扮演著行情推動者和延伸者的角色,這至少是15年以來郵資片首次成為了行情的領銜者,資金選擇它作為博弈的突破口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肯定是精心謀劃之局,絕非空穴來風。郵資片是市場中價格最便宜的品種和板塊,最為低迷的時候,幾乎看不到成交的影子,原箱價格在千八百元的品種隨處可見,但麻木的投資者對其就是無動于衷;正是這種異常的冷漠,才使得資金有了可乘之機,行情也就來了,漲幅在300%—800%之間的品種可以列舉出一大堆,除了少數品種之外,絕大多數原箱品種的價格都已經站立于3000元之上,如果能夠在2015年全部消滅原箱價格在5000元以上的品種,并繼續涌現出原箱價格超過45000元的品種,市場的運行格局就有可能發生新的改變。
十大預測之四:小版張能否躍上新臺階
無論是初級反彈行情還是中級行情中,小版張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這是由政策的導向性所決定的,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在歷次行情中的盈利效應已經完全證明了這一點。雖然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在2014年的行情中處于被邊緣化的地步,不再是以往的那種整體性的跳升,不再為其馬首是瞻,但是由于它們多年以來所演繹出的盈利效應在市場中仍舊有著這樣那樣的感召力,特別是文交所的粉墨登場,又為某些價格相對偏低的品種找到了新的端口,最為典型的品種就是無人關注的“晉祠”小版張實現了驚天逆轉,價格超過了500元,實在令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