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郵市,充滿著喜怒哀樂。有人賺了巨額財富,也有人不僅什么也沒撈著,甚至還處于套牢或虧損狀態。賺錢者,有持倉在高位出售或上電子盤的;有在電子盤開辦初期堅決入場并堅守到高位出貨的;也有只充當經紀人,通過傭金返還而暴富的。虧損者,主要是在線下高價買貨想上電子盤賺一把結果沒賺反賠的;有參與申購以為能夠獲取暴利結果遭遇破發厄運的;最多的是在電子盤高位接貨不得不站崗放哨的。
回眸中國郵市,我個人認為投資機遇仍然大于風險,低價品種依然隨處可見。低價為王、精品為帝,若以低價+精品的理念選擇投資品種,你就是王中王!目前,現貨市場各板塊內品種、價格分化嚴重,只要上了電子盤,品種再差也幾乎可以咸魚翻身,后衛成為前鋒,婁羅成為大王的例子不勝枚舉。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是要冷靜思考,穿越表象,尋找那些目前還未引起別人足夠重視的板塊,那些還處于未開發階段的優質品種,堅決下手買進,持籌待漲。具體品種大家完全可以根據各人自己的喜好決定。牛市之中,千萬不要被調整嚇破了膽。
至于電子盤,大家都是聰明人,那些價格嚴重透支的品種,線上與線下價格背離嚴重的品種,主力再強悍,我們也最好是站在邊上為他們喝彩就可以了,因為炒那么高依然能夠“堅挺”確實是人家的本事,不要眼紅別人,因為我們應當有自知之明,我們不是吃那碗飯的料。我們要尋找的是那些與實物市場價格差不了多少,甚至還低于實物市場價格的品種。互動近日發布信息,明確交割時好品的認定標準,遠遠低于目前各家文交所托管時的驗貨標準,那么這些線上的品種已低于市場價,買入又有什么風險呢?同時,我屢屢提醒投資者,在具體操作時一定要學會分析運用“比價效應”原理,相同的品種,在不同的盤上表現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但價格差距以倍計則是毫無道理的,要么是一方虛高,要么是一方低估。如何選擇品種不是一目了然嗎?
還有在投資過程中,我們要分析各方心態,主力希望拉高出貨,平臺希望穩定發展,散戶希望投資賺錢,不同的身份決定你的操作模式,期間有一點主力與散戶一定要注意,就是交易平臺的作用。平臺依靠政策調節交易平衡,以保證其能夠健康穩定發展,對一個平臺進行剖析,如果你得出的結論是消亡,那么遠離是你目前唯一要做的;如果你的結論是死不了,那么就要看低價是否是你介入的機會。一味殺跌是不明智的。我向來是以死多頭的面目示人,所以我認為當今電子盤與實物市場一致,投資機遇大于風險,尤其是低價盤更值得關注。
總之,無論實物市場和電子平臺如何發展,有一點可肯定,中國郵市亡不了!郵票投資永遠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