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軍”走高折射版票熱 |
發布日期:10-06-06 08:45:4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 |
2010年新郵的表現羸弱已是不爭的事實,還未入夏,大幅打折的已比比皆是。然而,年初發行的《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卻顯然是一個“異數”,不僅發行后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近期還逆勢上漲,吸納盤也異常踴躍,特別是其完整版票,更是成為市場各方追捧的熱點,價格從年初的80元左右一直走高至近期的近400元,大有將高價進行到底的氣勢。其實,大家一直在納悶,為什么“娘子軍”版票會這么熱?為什么其市場供應量會這么少?是不是貨源尚未出來的緣故呢? 一、貨源稀少不容置疑 不過,據筆者了解,“娘子軍”完整版票的市場流通量確實極為有限,即使是在郵票選題的原地海南省,完整版票的出現率也非常低,以至于海南郵政部門想制作100個版票折,結果最終只制成了80余個,而其他省市的情況恐怕更為不易。細心的投資者如果留意市場和網上平臺的話,都不難發現,“娘子軍”完整版票的出現率很低,數量也極為有限,一兩版居多,一次能出現三五版已屬難得,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版票的緊俏局面并非人為制造,而是有著其客觀的背景與形成過程的。而從“娘子軍”版票的走高我們更能發現一個重要的跡象,那就是完整版票的收藏與投資近年來升溫明顯,逐漸成為熱點,以至于郵政每年發售的版票冊也成為了熱銷產品。 二、利好集聚促成熱點 版票走熱,究其原因,恐怕最重要的在于兩點:一是郵政為了防止違規傾銷等問題,規定新郵要破版發售,而部分郵政企業為了規避責任追究,往往也采取剪去版號等方式出貨,由此造成了新郵版票破版率直線上升;另一方面,在新郵發行量始終居高不下、供過于求的狀況始終無法得到根本解決的情況下,通過版票這種形式(或者說計數單位),換個概念,無形中就起到了化多為少的效果,也是市場所樂見的。而對集郵愛好者來說,“求奇求稀”始終是不變的追求,既然版票量少,那么版票收藏也就逐漸升溫。同時,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那就是現在的版票越來越向小型化方向發展,已經離以前動輒四五十套一版的形式相距甚遠,單版式的版票也越來越多,如2009年的《廣濟橋》、《鳳凰古城》等,均為一版四套,大小也就和小版張差不多,而像《石濤作品選》更是只有2套一版,客觀上使得普通集郵愛好者收藏版票更為便利,也節約了一定的收藏成本,由此也刺激了版票收藏需求。 三、投資形態發生變化 版票熱的產生給廣大郵市投資者一個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市場投資的重點決不會一成不變,只要存世量適宜、有一定的收藏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