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的價與值 |
發(fā)布日期:10-06-05 08:34:23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舍得 |
郵票在發(fā)行后一年內是以郵票面值作為價格,即按面值出售,而郵票面值是為郵政勞務費用大小來確定的郵政資費標準。同樣是一枚郵票,其紙質,票幅大小,生產成本完全一樣,但面值可以相差很大。 當郵票發(fā)行一年后進入集郵領域,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供求關系的變化,集郵郵票的價格脫離面值。一般說來,郵票發(fā)行的時間越久,發(fā)行量小或流通量少,人們求購量就大,市場供需緊張,這種郵票的價格就會比較高,例如各國的早期郵票和珍貴品種。這種價格脫離面值的特點,是郵票作為特殊商品與其他一般商品的不同之處。 一種郵票發(fā)行以后,由于郵政通信人使用或用于制作大批的集郵品,大部 分郵票被消耗掉了,只有少數的進入集郵領域,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不斷地消耗減少,集郵者的人數卻日益增多,這就是郵票增值的基本因素。 郵票增值分為“一般增值”與“特殊增值”。 一般增值是在供求規(guī)律作用下,集郵者手中只要有某種郵票,它的價值就會隨著社會需求的增長而隨著增加。 特殊增值是在特殊的社會條件下,郵票罕品所產生的價值,其數量越少價值越高,這種增值,受時間和社會歷史發(fā)展條件的限制,有著百年一遇或幾十年一遇的特點,不是經常碰得到的。如“梅蘭芳舞臺藝術”小型張,發(fā)行量只有2萬, 貼信消耗一部分,“文革“中被抄被焚不少,所剩的價值就昂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