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短期內難以掀起大浪 |
發布日期:10-06-05 08:31: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黃興躍 |
郵市向上的大方向用不著絲毫懷疑,尤其是在今年,從整個郵市走勢看,該進來的資金也進來了,但這些資金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老紀特、文革票、編號票、老JT票漲了不少,這類老票能賣出來,也是因為老票拉起來了,老一輩集郵者也趁勢結束了一生的收藏之路,不管這些老票到了專賣店也好,還是到了主力莊家手中也罷,反正還是在業內手里,老票的價格也因為整個大盤沒有起來,也就是場外民眾資金沒有進來而停滯了下來,看來僅靠老票是不能帶動大盤了,91年左右及之后的編年票版塊不全面啟動,不輪番上揚,是造不成大浪的,郵票的引力光在圈內轉動那怎么成呢?畢竟以老帶新還沒帶起來,說慢牛也不象,純粹的在等著人們進來買貨,郵票的基本屬性問題都懸而未決,郵資憑證成了商品籌碼,變了味的商品不知有啥吸引力呢?郵票一發行出來就成了商品,郵政窗口上也見不著,不知郵票上的郵資代表了什么?當然是郵資憑證嘛,可郵資憑證不體現郵資憑證的屬性,也就難免深度打折了,也就難免人們為什么避而遠之了。 郵政在經營銷售紀特郵票方面也費盡了心思,以為把老票拉起來了,市場銷路就打開了,可能作為一個商品的市場營銷工作并非這么簡單吧,或許經過造勢和資金的購買在前期會有一定的作用,但這種作用必須以徹底修復郵市的基礎為前提,郵票的價值體現在供求關系上,在市場發展的初期,業內為營造市場環境也會產生需求,不然郵票價格不會抬升,郵市的底部也不可能抬升。還有就是熱點炒作產生的價格,在一定時間內,熱點品種價格忽上忽下,極不穩定,說明這種需求是虛假和人為做出來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需求。 郵市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調整是市場內在的經濟規律,這種調整過程是郵市發展的必然,畢竟還處于市場形態修復過程之中,在郵市完全恢復繁榮之前,這種過程會反復出現,為什么有人定義為反彈,那就說明還有反復,至到郵市真正形成!人氣為止。集郵專賣店經營是為了獲利,主力、莊家和投資者介入郵市也是為了獲利,當然,所有的這一切投入都是基于中國郵市尚處于啟動初期,低成本的投入再加之國內通貨膨脹的現實,再加之郵票價值的失態,這就是這輪行情凸現的主因。 從目前市場走勢看,雖說趨勢依舊,但畢竟整個大盤沒有被激活,以老帶新還必須把目標擴散到91年及以后的版塊上,真正的集郵群體還在這里,應該占95%以上吧,找準影響市場發展矛盾主要方面,就要解決這些矛盾,傷透心的投資項目,沒有根本性的逆轉,還會有老百姓進來嗎?沒有老百姓進來,專賣店的出路在那里?主力、莊家的出路在那里?難道會自崛墳墓嗎?因此,在郵票價值沒有體現之前,在社會民眾沒有進來之前,郵市是不可能形成繁榮氣氛的,也就是說,郵市要形成大浪,必須要有人氣,必須要相對穩定的郵票價值,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郵票屬性問題,必須要培育郵票市場良好的投資環境,只有這樣,中國郵市才會迎來真正的春天。 2010年6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