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的現狀告訴我們當前的思路是錯的 |
發布日期:10-06-28 08:43:2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郭旭升 |
當前外圍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政策、資本市場,還是郵政性質,無一不在變,而郵票市場依然延續13年前的操作思路和運作格局,顯然已不合時宜。大家都知道郵市該啟動了,但為什么就起不來呢?縱然有些郵品在漲,但始終不能形成規模帶動大市,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幾個月以來我一直在觀察和分析,發現在社會走到今天的后工業時代,我們這個郵票市場依然處在手工業時期的作坊階段,缺乏規模和盈利模式。觀點如下: 一、 郵市始終處在“春秋戰國時期”——混亂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觀點分散,戰亂不斷,誰也想當霸主,誰也當不了,結果就相互拆臺,打來打去。目前的郵市就是這樣,有人認為老票是經典應該收藏投資;有人覺得次新版塊設計獨特應該重點關注;有人喜歡本票,有人喜歡板張,有人喜歡JP片,有人中意TP片。反正是各鬧各的,各自為政,話不投機時“山頭對山頭隔山對罵”,整個一個市井小販,試想這樣的郵市它好得起來嗎?各自為戰的結果就是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達不到資源優化與合理利用。如今的商戰誰有關云長“千里走單騎”的膽量,又誰有趙子龍在“千軍萬馬中七進七出”的勇猛?因此各自為戰必定失敗。所以,春秋戰國的結果是諸國被秦朝“吃掉”。郵市各自為戰的結果必定是被郵政“吃掉”。歷史就是復印機,不高興時就復印“一段相同的東西”出來。 因此,要想讓郵市真正的穩定發展,就必須成立聯營和聯合公司,首先要達到模式創新,形成“蜀吳聯合抗操”的局面,才能真正杜絕“炒新”并規模發展,向文化產業靠攏。這就是未來二年內應該形成的大趨勢,如此,郵市才能長興不衰!靠單打獨斗,已經無法盈利,因為郵政公司早已“不按規矩出牌”了。假如每十個二十個大郵商聯合做一個品種,還哪來的打壓?郵商聯合,新郵必定失去炒作市場,郵政公司不得不三思而行,它就是機器在快,聯合郵商對新郵不屑一顧,新郵失去郵政公司投機的市場,印的越多那它就會賠得越多,除非硬性走了包裹之路。這樣,郵市必定是健康的。 二、 重新思考,投資和收藏側重各不同 老郵票是好東西,但有點“霸王硬上弓”,其實在當前這個還沒有形成根基的市場,根本不適合投資與炒作(個別品種除外)。郵市興起靠大眾靠郵市的入市人數,沒有一定的“骨干人數”做基礎,郵市無法興起。而老郵票價格高又不好收集,非常不利于普及,大幾千一萬多塊錢一張票,別說普通人,就是有錢人也得改變觀念三思而后行。因此,老票適合特別喜歡的人收藏。要想投資并帶動郵市啟動行情,應該說比較難。因為,只有大多數人買得起的東西才是好東西。比如小本票,小本片,小全本,JT票,JP片,以及特種郵資片系列等。這些票品中,還有很多設計精美,發行量少,價格低廉,容易配套等優勢。在當前行情啟動前,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三、 值的思考的和下功夫研究的郵品,關注還沒有啟動的郵品才是上策 JT中的一些型張。 本票中的“航天”“柳毅加標”“白娘子”“梁!薄捌呦膳薄鞍餐缴薄白8!钡取U麄小本票現在收集收藏還來得及,事不宜遲。 特種郵資片中的“農民畫”“古代科技”“媽祖”“李白”“傅抱石”和郵資小本片中的“二十四節氣”“巫山小三峽”“磧口鎮”等。整個郵資小本片特別適合收藏,要盡快下手。 為什么說小本票和小本片值得投資與收藏?一是目前醒悟的人還不算多;二是因為設計獨特,票品精美,發行量少,價格低廉,欣賞(有看頭兒——單套枚數多)和研究價值大(信息量大,比如“祖國萬歲”一套就要60枚,內容相當豐富),F在大全套還容易收集。行情一旦好轉,很容易出現價格跳躍。收益肯定客觀。郵市沒有垃圾,只有眼光! 還有很多,大家各自去找吧!相信你自己會在眾多的郵品中一定能找到“金子”。值得一提得是“二十四節氣本片”同樣出自繪畫名家之手,無論是設計、題材,還是發行量和郵人喜愛程度以及她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意義,都是前所未有的精品,從發行到目前的走勢,可謂是“獨立特性”,仿佛是“猴子”一直走過的路,沒行情她“橫盤”,有行情她就上竄,屬于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優良秀種子。如果再給她十幾年成長,一定會超越猴子的。二十四節氣,是全人類的智慧;“二十四節氣”本片屬于全人類的郵票。 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依據! 郭旭升 2010年6月27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