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不改凌云志 |
發布日期:10-06-28 08:41:1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東方鶴 |
大盤調整,郵商急躁、炒家恐慌、投資者浮躁、建倉者竊喜,各路人馬心態各異,畢現于論壇的言論之中。 本輪調整,有老票上沖過快,回調進行價格確認與整固;公司放貨,市場選擇下調來消化;兌現獲利,新介入者希望低價獲取籌碼,如此等等。透過表象,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市場向上的方向沒有改變,市場前行的趨勢沒有改變,推動市場前進的力量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得到加強。 在低迷了十四年后,人們都在按照各自的方式準備大干一場,尤其是在外部股市、樓市在政策的彈壓之下,資金仍然呈現凈流出態勢,盡管郵市與上述市場并無太大關聯,從以上市場撤出的資金近期也不可能大批注入郵市(這一點起碼在目前大家不要有此妄想)。但是資金的趨利性本質不會改變,郵市如果能夠在大家努力之下,持續釋放出賺錢效應,那么資金自然就會蜂擁而來,本網民眾,有誰能夠想到今年社會游資會對大蒜、綠豆等進行狂炒呢? 應當說,郵市作為第二大投資市場的定位還是有道理的,97年全民炒郵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集郵與郵票投資本身就是一對兄弟。古今中外,大凡杰出的集郵家同時也是高超的郵票投資人(可能其中有人是被動的),而隨著郵票的不斷增值,參與集郵與投資的人數也會持續上升。可惜的是,國家郵政部門的決策層與內部的腐敗分子沒有能夠認清這一形勢,把97年高潮時進入的數千萬郵人陸續打跑到直剩下區區二三百萬人,其間的鐵桿郵迷少之又少。 好在政企分離后,中郵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總算在尋找辦法刺激市場升溫了,專營店只是第一步,如果劉安東不再是一個糊涂蟲,就應當清醒的看到郵票投資市場能夠給中郵集團帶來的巨大盈利前景,而如果當局用心營造市場,那么郵市騰飛的時間就不會太久。而這會是一件各方共贏的結局。至于目前郵政的放貨,我個人認為當局完全是鼠目寸光之舉,放貨雖然短期對市場資金有點影響,但長遠來看不是壞事,讓郵政在低價位放空庫存總比市場漲起來了它高價放出來圈錢的好。再說市場里的代言人可不會是我們不讓放他就不放的。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郵市繁榮符合各方利益,上與中央建立和諧社會呼應,與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增加民眾財產性收入吻合;中與中郵集團實現自身盈利的目標一致,只有繁榮的市場,強大的投資群體才能消化其推出的文化產品;下與民眾的投資需求同向。一個健康向上的市場是大家所大家所盼望的,也是完全可以營造的。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多頭不死,跌勢不止。如果說它包括所有做多者的話,那么我奉勸大家抓緊離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