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是怎樣煉成的 |
發布日期:10-06-26 08:45:2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藍青橙紫 |
這一年多來二輪生肖龍(以下稱金龍)漲得讓人看不懂,為何打折多年的垃圾票變成了香饃饃,也許您能從以下分析中找到答案。 首先來看看衡量郵票價值的重要指標——發行量。金龍的發行量為7379.2萬套,在編年票中并不算少,甚至在二輪生肖票中也只是中等發行量,并不能算是稀缺品種,不會有太多人注意它,這就為它的麻雀變鳳凰埋下了伏筆。 眾所周知,發行量只是收藏品的先天參考指標,價值體現還有著許多的因素,消耗量和銷毀量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發行量太大的先天不足。很多人看來二輪金龍生不逢時——97年郵市大潮已過數年,加上“偉大”的郵政瘋狂吸金,毫不作為,以至于那時候郵票市場一直彌漫著一股悲觀情緒,于是乎新票打折風盛行,可憐的金龍也不能幸免,大量的消耗從此開始。具體的消耗量我這里沒有,不過可以粗略分析一下金龍是的消耗情況:第一,2000年是非常有意義的千禧年,許多金龍被貼在各式各樣的信封上做產品,龍是中國人的圖騰,集郵者也特別喜歡收集龍封,我相信現在許多朋友手上還有這種貼著金龍的信封;第二,從1999年3月1日開始,外埠平信的郵資從50分變成80分,直到2006年11月15日調整為1.2元,而這6年多正好是金龍身處打折煉獄的時間,被用來寄信的消耗絕不會少。80分作為的平信郵資時間比50分的要長得多,也使得金龍比其它二輪生肖消耗相對較多。第三,金龍表面有金粉,很容易就破相,在打折期間肯定不會有太多人注意保管它,這樣一來,也會因為面子問題而人為損耗不少。第四,再談銷毀問題,銷毀量是沒有辦法告訴大家了,只是知道內情的人都說倉庫的龍都拿去毀了~~想想也是,銷毀郵票,當然是打折的首當其沖,尤其是深幅打折的,不打折的所謂精品票如黃賓虹、潘天壽等,當然也可能會銷毀,但是有人會千方百計的留一些下來,再怎么說都是優先銷毀打折票嘛,美其名曰,消滅打折票,維護郵政形象,這也是從不打折的二輪豬、鼠、牛存世量比金龍多得多的原因。 再來分析幾個金龍特有的上漲因素,第一,缺乏關注。前面提到過,金龍的生不逢時,主要還體現在它不是二輪最先發行的生肖,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誠如金猴是生肖票的開門票,西游記是四大名著的領路人,最先發行的受歡迎題材的郵票,都會占據該套系列的價位優勢,所以二輪猴在剛出來的時候曾給予郵人們很大的期望,指望著它能像金猴那樣指點江山,風光無限,結果大家都失望了,隨后的雞、狗、豬無不例外的傷透了郵人們的心,這傷心可不等同于看中國男足,鐵桿的中國球迷就算是逢中國男足必看,最多也就是在比賽結束后罵娘,罵完以后也就算了,而郵票投資可不一樣,這可是真金白銀的流失,一次次的傷害中,恐怕不會有幾個鐵桿生肖迷用大批量資金的堅持一直買到龍票的發行,從二輪猴子一直堅持買完所有生肖的人肯定有,但是量不會大。第二,面值太大。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精品票從境外回流,這里用香港回流的金猴舉例。前幾年每年金猴從香港回流內地都是幾十版以上的(這兩年少了點),但是大家可曾看見過巨大量原包的金龍或者其他二輪生肖的回流?反正我是沒有怎么見著。為什么呢?其實這個很好解釋,1980年——改革開放的初期,內地工資什么水平就不多說了大家也都清楚,工資剛夠填肚子(還不一定能吃飽),那有什么閑錢搞集郵收藏,要是有也是集信銷的,連買8分錢的金猴用來收藏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可當時的香港(包括國外)是什么水平?他們和當時的內地比起來那叫一個天上~人間,隨便拿個64元買10版內地金猴,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港胞亦是華夏一脈,十分認可中華文化,買生肖當然合理),內地票這點面值,對他們來說那不是“傻傻水咯”。現在內地經濟好了,他們大可以將之前買的金猴賣回內地,賺上一筆。金龍(包括二輪生肖則不同),它們的面值很高(拜郵政所賜),在2000年的時候,內地和香港的差距從人間~天上變成了多層建筑~高層建筑(差距小了),讓精明的香港同胞(包括外國郵人)花這么高的面值成本金大量購買金龍(115.2元/版),那可實在不容易啊,更何況那時候剛剛鬧過東南亞金融風暴呢,所以金龍的境外回流一直不多。第三,版式唯一。如果說二輪猴、雞、狗是因為發行量大,豬、鼠、牛、虎、兔是因為消耗、銷毀相對較少而不如龍的話,金龍的版式唯一就是力壓后面蛇、馬、羊的法寶了。金龍版沒有后面二輪生肖弟弟們的兌獎版;沒有一輪、三輪生肖的小本票;也沒有什么大小版,就實實在在的一種版式!其他生肖配冊的時候都能撕兌獎版或者小本票,金龍就不行,只能撕版票!近來有“文章”提出的其他某個生肖才應該是二輪的瓶頸,那是沒有綜合考慮到金龍的消耗、銷毀和版式,以發行量來作為論點,分析結果自然會產生偏差,至于“該文”提到金龍版起碼還存在100萬版以上,那簡直是笑話,舉例說明梅花小型張發行量291萬枚,折合2.91萬盒,現在交易頻道起碼有十幾封在賣,工藝美術小型張飛天發行量10萬枚,存世量絕不超過5萬枚,市場上是個賣JT票的郵商都有5~10張。發行量100萬套的荷花小票,現在存世量不會過30萬套,被郵商像賣蘿卜一樣的幾十套幾百套的擺出來賣。為何存世量“100萬版”的金龍版,大家在市場上見得并不多?我不否認有,但是可能有100萬版嗎?如果是那樣的量,那還不像賣白菜一樣擺在攤位上?!至于“該文”還提到什么“強莊介入”,那也是很牽強的,用幾個億的資金(按照“該文”說的金龍版有100萬版換算)把一個長期打折的品種拉到面值的10倍以上,那個“強莊”真是閑得蛋疼,拉得這么高,大部分的票都在他手上了,他賣給誰?!不說他賣10萬版,就是賣1萬版,市場都要縮水一半。到那時他怎么變現?你是莊家你會花那么多錢拉一個量那么“大”的品種嗎?真要非給金龍強加個莊的話,那就是郵政了,這是唯一的解釋。如果這強莊真是郵政,這么高的價錢還收,更加證明了郵政的倉庫沒有多少貨源了! 接下來就分析需求量了,生肖作為郵票亙古不變的熱門題材,將長期受到郵人們的追捧,更何況猴哥早已名揚天下。很多朋友會被猴子的現價給嚇退,這就給了二輪生肖很好的機會,二輪12生肖大全版票的價錢尚且不如金猴單枚的三分之一,多數人從心里上肯定更加偏向收藏二輪生肖大全,在通貨膨脹的今天,投資郵票是很好的選擇,如此大的需求,怎能不令二輪生肖大漲。其中金龍已經確立了二輪的領頭地位,舉個很簡單得例子,如果你其他十一生肖都有,只差金龍,就配不成大全,就不好賣,所謂的缺龍大全就沒有任何意義,君不見一輪的十一生肖根本不成氣候,這就造成了金龍超強的剛性需求! 綜上所述,龍頭是經過千錘百煉敲打出來的,是經過市場和無數郵人們用實踐以及行動締造出來的,并不是炒作下的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