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評的關鍵和道德 |
發布日期:11-04-20 08:34: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上海華先生 |
郵評的關鍵和道德——郵市漫步之七
在郵壇,郵品價值和投資的評論分歧莫衷一是。導致的原因,除了利益主導的立場動機分歧外,還有分析方法的理論觀點不同。前者的原因是明顯的,有些人惑悠自己的郵品價值,想要要別人為他抬轎,自然會有分歧。這里有道德問題。后者的的原因就比較復雜,涉及到評論者的認識水平,涉及到對評論的對象郵品的確切的角度的把握。他們往往不能分清郵品的潛在價值與投資價值,即不能分清郵品的經濟價值與哲學價值。而這是保證郵品評論正確和有深度的關鍵。這里我們先做一些理論概念上的解釋,然后再回到實踐來。 我們通常講的郵品的價值,在集郵市場上是專門指經濟價值,指交換價值,不包括使用價值,即寄信,欣賞,交友等實用功能。經濟價值是郵票的內在價值,由發行量或存世量,題材,印制等要素構成。存量少,題材佳的郵品供給少,需求大,暗合“物以稀為貴”的藏品經濟價值規律。但是郵品的經濟價值不等于郵品的投資價值。經濟價值是物的自然屬性,決定于郵品本身的數量和題材設計的質量。而投資價值是物的社會屬性,是郵品和人的關系,所以是哲學價值。一個郵品的經濟價值,只有通過投資者的投資活動才能顯現出來。投資價值是由郵品和和投資者的關系決定。所以一個郵品是否有投資價值是因人而異的。 明確郵品的經濟價值和和投資價值的關系即聯系和區別,使我們在郵品評論時懂得區分。評論一個郵品的經濟價值,投資價值不要輕易的同別人在該郵品的具體投資活動混淆起來。經濟價值,存量,題材等面世不久多數會成為集郵大眾的新聞,但每個人在得到這個新聞后的價值感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無動于衷,有人會立刻行動。那些積極行動的人,往往在投資該郵品時具有金錢,信息和貨源關系的優勢,因此他把價值投資,甚至非價值投資的郵品在投資的過程中實現了投資價值,實現了投資目標。這種價值投資,有可能挖掘了黑馬,使集郵者后來買進的人共贏,也可能他一人獲利而最后留下一地雞毛,也可能他自己也一塌糊涂。但在現代集郵文化的條件下郵品的屬性的變化,導致投資屬性的比重上升,具有必然性,這樣從純粹市場經濟的活動角度講,這種投資甚至炒作不必太批判。應為這是正常的商業活動。謀利并不是天然或必然的罪過。當然在這過程中有些人的忽悠作假是可以批評的,但不是主流。況且這沒有抹殺郵品的經濟價值與投資價值的區別。郵市的熱潮,不是郵品的經濟價值本身能引起的,是投資人的因勢利導的活動,才使一張8分的猴子變成1萬,沒有人的投資活動,猴子永遠是八分。 鑒于這種情況,我在郵市的評論從來沒有評論任何郵品的具體的活動,從來不混淆郵品的經濟價值與投資價值。因為我知道,在該郵品活動的背后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投資者有利活動條件,否則他不會進行投資,我不能貿然的指謫。我對片紅的批評,是郵市唯一的涉及具體郵品和具體人的的批評,其實我也不是品評郵品投資活動的具體買賣和價格,那里涉及商業秘密,我品評的是里面明顯的郵知識的理論錯誤。并且對方固執己見,讓人懷疑有道德缺陷。例如,片紅是否錯郵的問題。這當然不是。我在上論壇以前和以后,特意讀過兩遍《郵品經濟學教程》,注意,不是集郵學教程。深刻的知道,郵界的共識是,錯郵的本質是經濟學的,即發行量的多少,不是美學的,即有沒有圖文錯誤,也不是政治學的,即題材如何。所以,我的《四論片紅》,第一,就是講片紅的錯,第二講片紅的量,是一種理論的探討,涉及的是片紅郵品的經濟價值。不涉及資金投資活動。即使講,那也是有人講到了片紅宣傳的過分惡意問題,我作為一種補正。現在真正涉及片紅投資活動的不是表面的網上買賣和價格波動,是片紅群的活動,郵壇的大多數吹片紅宣傳活動都和群有關。片紅群具有明顯的斯德哥爾摩病癥。但是我從沒有去涉及。除去事關論壇的和諧,更主要的考慮評論的效果。單純理評論的效果始終是有限的。馬克思說,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有用物資來摧毀。關于片紅的的正錯是非問題,理論批判不是最后的證明,只有價格的結局才是最后最有力的證明。所以我支持雛龍欲飛君的努力,宣傳正片。只有量少的正片價格超過錯片,回到炒作開頭的狀況,真理才算最后勝利,塵埃的消散,泡沫的破裂,需要時間,我相信這一天終會來到。 我在郵品的評論中,沒有推薦任何郵品,更不會惑悠自己的郵品。有一次好像我講了說某郵品的好,有人說郵壇最后一個金尊佛象破身了。我后來說謝謝他給了我不推薦郵品的理由。當然推薦郵品不是絕對的錯。道德的界限在于你是否心存惑悠,明知假說。那是在任何允許牟利的商業活動中也反對造假,欺騙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郵評中也有這個道德底線。2011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