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投資和集郵文化誰為仲伯 |
發布日期:11-04-19 08:30:2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郵幣卡網 作者:月是故鄉明 |
收集郵票就是增長知識的過程,任何一個人在買入某一種郵票時就在學習它的內涵,包括它的前世今生。但現在是快節奏時代,速食文化占了主流,從而導入了現代投資文化中去了,這是一個普遍的現實現象,因此集郵的文化屬性在削弱是大環境造成的,如果文化屬性增強了,那么這十多年集郵人數大量減少呢?難道他們不了解集郵文化嗎?說白了普通大眾是奔著投資賺錢來的,郵票的文化屬性目前只能處在第二位,談文化的人都處在金字塔的頂端,他們是高級金領或白領,吃的是皇糧,站著說話不腰痛,如果他們把郵票文化放得這么高,十幾年的打折郵票他們怎么不用文化的方法做上去,怎么現在還是用錢去推呢?為什么文化含金量這么高的郵票一次要銷毀幾十億元呢?說白了郵票的投資功能沒放大,沒有把郵票通過投資的方式推到普通的千家萬戶當中去,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郵票投資可以賺錢的這么一個產業。他們金領是不知道金字塔下中底層人的感受的。再看看玩股票、彩票的人有幾個不是奔著錢去的,電影、電視劇是大文化產業吧?為什么哪么多的明星出場費那么高,片酬都是天文數字,難道他們不懂得這是文化產業,他們是公眾人物應該有這種覺悟吧!可我們只知道他們是億萬富翁住豪宅。請大家討論一下。 我認為當前郵票投資可以把郵票產業做大做強,應當放在第一位。郵票的文化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郵票的投資功能放大了吸引的人多起來了,集郵文化的生命力才會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