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談馬年特種郵票:多次修改折騰了大半年 |
發布日期:14-01-08 08:54: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 |
豬,2007年)、《己丑年》(牛,2009年)和《壬辰年》(龍,2012年)等都出自他之手。
在官方發布的《甲午年》設計說明中有這樣親切的描述:馬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動物之一,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同時又始終有野生的種群在繁殖,是極其馴順又充滿野性魅力的動物。農歷甲午年是馬年。馬的歷史非常悠久,作為六畜之首,馬對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農業生產中,馬為人們耕田種地,日常生活中,馬為人們運輸往來,行軍打仗中,馬和人們一起南征北戰……總之,馬是人類的朋友和伴侶,自遠古以來就形成了許多關于馬的習俗,如敬馬王、打馬球、賽馬、拉馬頭琴等,關于馬的故事與傳說更是有千里馬、白龍馬、馬到成功、馬上封侯等等。而且馬極富靈性,善體人意,馬因此成為力量與神行的代表。 昨天,陳紹華介紹說,這次馬票的設計時間還算充裕,比起前幾次比如《丁亥年》《己丑年》《壬辰年》等的設計時間來說,已顯得非常“豪華”了。要知道,前幾次的設計時間只有不到20天。 層層修改 黑馬最終變成白馬 陳紹華表示,“在十二生肖中,若以美為標準來選擇,非馬莫屬。而馬之美,在于其整體形態,故此圖稿不以以往慣用的局部夸張(如頭部面部等)來表現,而重在表現和諧、勻稱的比例和矯健的體態。在中國悠久的馬文化藝術史中,以唐馬為登峰造極,乃至后人難以超越,此設計借鑒了唐三彩的造型特征,借以表現其雍容華貴的盛世象征。在表現手法上,使用了現代裝飾幾何形和所產生的結構線,突出駿馬的硬朗與強悍。”在陳紹華看來,馬的動態刻意回避了傳統和民間最常用的奔馬與躍馬的俗套和浮躁,以一匹立馬不卑不亢、悠閑自得的優雅造型,借以表達穩健、自信與務實崇高之精神,“此精神于當今社會,尤為珍貴。”實際上則是將鮮明的中國特色與較強的當代審美信息融合,具備了鮮明的時代特征。 而提到為何最終定稿白馬,其中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本來陳紹華最初提交的初稿是一匹黑馬,鎧甲在身,戎裝前行,力量感十足,加上“黑馬”的寓意也不錯,可國家郵政局郵資票品管理司覺得顏色不好,要修改,陳紹華于是又改了一版香檳色的,“以裝飾性幾何形結構線表現駿馬的健碩硬朗與強悍之美”,后來又根據多方意見弱化個人風格和機械感,將香檳色改成白馬……“可還是沒通過,郵票印制局圖稿部又按照要求修改,去掉了臉部裝飾線,加大了馬的腮幫子……”于是,陳紹華的黑馬,經過層層修改,從黑馬到“土豪金”再到“白馬王子”,一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