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不怕高潮的另類思考 |
2000年--2005年買房的人都成了爆發戶,房價永遠不會跌到這個份上。2007年前后首付只有10%-20%,但2011年后的房價比2007年時又高出一倍以上,就是房價跌一半也不會跌到2007年的價,故中國房市非常安全。2010年后房價高了有風險了,政府卻要房主交50%的首付,政府和銀行、地產商把風險都輕松轉嫁了。 近期中國有位經濟學家講,中國房市沒有危險和泡沫,原因是中國剛需的多,政府現在采取的手法就是首付必須30%-50%,銀行風險轉嫁到千萬家庭了,地產商50%的毛利,成本也收回了,所有的風險都是老百姓已經接了盤,并且由千家萬戶來分散消化,所以中國房市無風險。而美國為什么發生次債和金融危機主因就是零首付 什么是金融危機,通俗講,就是大部分或全部債務都由政府和銀行來承擔并消化,接下來必將爆發金融危機。日本1988-1990年的繁榮后的大蕭條,大金融危機,就是因為此前的債務都由政府和銀行來挑造成的。然后是銀行呆帳和銀行倒閉潮。同理,2007年后的美國金融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造成美國及歐洲銀行倒閉潮,都是因為此前美國房地產市場搞什么零首付加杠桿造成的,所有債務由銀行擔著才發生的。 總結得出,不管哪個投資市場,不管有多大的泡沫,只要分攤下去就不怕。中國股市不也是一路泡沫走過來的嗎?但股市1.6億戶股民絕大多數是在高潮時引來的。同理,郵市大漲后的泡沫和風險也可以由千家萬戶來分散消化,如此中郵又有什么顧慮呢? 只要風險由大眾來分攤和承擔,風險和危機是暫時的,總會過去。在中國經濟改革30年大潮中,中國經濟30年的大發展,總有外國投資銀行唱空中國,破壞中國經濟,想從中漁利。而中國依然繼續向前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經濟一旦有危機苗頭,政府就想到了中國人民的力量。又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民眾捐金救國,韓國民眾化解了這種危機。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只要力量來自于人民,有人民的熱情支持,同時,政府又看到了人民的真誠和期盼眼神,政府的信心必然由此而生,也由此而升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