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與精英 |
發布日期:13-04-27 08:44: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楊昊謙 |
資本主義,所謂精英,皆高學歷也。今世間教育一體,為幼兒園、小學、 中學和大學。大學中又分學士、碩士和博士。舉世政、商,而身居要職者,無不畢業于名牌大學。美國普、哈、英國劍、牛、中國北、清,皆人所共知。有名牌及學歷者,自然高人一等,勝人一籌。難怪我們要說﹕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再窮也不能窮孩子。 學歷與學問,竊以為不可同日而語。昔北大校長蔡元培,以梁漱溟為哲學教授。朋友,梁氏何許人也﹖一個中學未畢業的廿一歲青年。今天聽之,不禁嘩然。然梁氏不諳印度文,能寫<印度哲學概論>一書;不懂英文,又寫<東西哲學及其會要>。蔡氏讀之,深感拜服,遂聘為教授。時學生甚多,皆比梁氏年長。胡適師拜杜威,留美回國,對「土產」自有不滿。于是發動筆戰、辯論。然二人亦各有所得,無分高下。諸而此類,似與郵市無關。郵市雖小,亦足有可觀。 自郵票面世,就同有郵市,亦即二級市場。及大清發行郵票,亦成一嗜好。參與者初為洋人居多,及后華人所好。至民國之時,各郵會成立,名人輩出。既以郵為嗜,亦以郵養郵。嗜好既可生利,生利又維持嗜好,問世間興趣娛樂,何足與郵比擬﹖及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郵票與市場,再加上郵政和二級市場,又有千絲萬縷,不可分割關系。初在馬路,走至馬甸、盧工大規模,有空調。再加上互聯網發達,那管南北西與東,兩網結連人郵通。因為有網,大家都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自由買賣。因為網站,各位都可發表意見。未有網時,要睹郵市名人風采,非親臨郵市不可。今天,打開計算機,都一目了然。也許只要天天上網,計算機不關,就成一時名家了。從硬件角度,郵市畢竟與過去不同了。現在不怕夏天,市場有空調,逗留整天,漓汗不出;足不出戶,亦可買賣。速遞大哥,不辭勞苦,為君服務。可是我們軟件又有否變化呢﹖ 回說上文梁漱溟他當兩年北大教授,孓然離開,為何﹖他認為大學是象牙塔,雖有錦衣肉食,卻引以為恥。于是走往農村,與百姓為伍,從事鄉村建設。古以職業分途,士農工商,士乃四民之首。讀書人不是求官,求安逸舒適,而是為百姓服務。士,此乃社會精英。今之精英,似乎是以金錢衡量。人者,皆物化也。 金錢之外,又有沒有另一種衡量精英標準﹖ 精英,有超越環境之局限,帶大家看到前景; 精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會因一時成功笑不可仰;不會因輸了又輸而垂頭喪氣; 精英,既要謙虛受教,亦要敢于挑戰。不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