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首都河內風景優美的還劍湖西側,坐落著一組中式廟宇建筑,它就是當地著名的景點之一——文廟,廟里供奉著孔子。
據《大越史記全書》記載,順天元年(1010年),越南李朝開國君主李太祖下詔遷都升龍(今河內市),并要求在城內興建孔廟。神武二年 (1070年)文廟建成,供奉儒圣孔子。文廟坐北朝南,占地二萬六千多平方米,仿照山東曲阜孔廟修建,其布局與中國各地的文廟大致相同。河內文廟前后共五 進庭院,代表中國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五行及“仁義禮智信”五德,其中的“文廟門”和“奎文閣”曾先后登上越南不同時期的郵票。
越南1961年發行一套三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十五周年》郵票,主圖就是圖案化設計的奎文閣。1996年推出的《亞洲風光(二)》郵票中, 有一枚是“河內文廟”,描繪了文廟的第一道門“文廟門”。此外,早在1960年前蘇聯發行一套兩枚《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郵票,其中一枚也以河內 文廟的奎文閣為主圖。
韓國1998年發行《成均館大學建校六百周年》郵票一枚,票中建筑物掛有“明倫堂”匾額,其上方還有“仁義禮智”四個漢字,這就是位于韓國首爾 鐘路區明倫洞三街五十三號成均館大學校園內的孔廟。首爾成均館的前身是建于992年的國子監,國子監于1298年改稱成均監,1308年再更名為成均館。 “成均”二字取自《周禮》中大學之名,“成”指“成人才之未就”,“均”為“均風俗之不齊”。內有供奉孔子及其弟子的文廟,正殿大成殿左右兩側為東廡和西 廡,另有明倫堂、東齋、西齋(學生宿舍)、尊經閣。后于宣祖二十五年被燒毀,1601至1606年間陸續重建,現有建筑物為1869年大修后留存。
現在的成均館孔廟是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古跡,也是韓國儒學研究和傳統禮教中心。其建筑以石為臺基,木構青瓦,古樸典雅。郵票上的明倫堂曾經是舉行科舉考試之處,“明倫堂”匾額由大明使節朱之蕃于1606年題寫。摘自:中華工商時報
來源:天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