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載風雨路 鑄不凡金銀綺夢

        16-05-30 15:10:36 中國集幣在線

        ——專訪現代金銀幣課程首創者:浙江大學副教授杜建生

          浙江大學副教授杜建生先生傾注20余年,與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結下了不解情緣,并以自己的著述《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欣賞與投資》在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研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更為重要的是,他把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帶進了中國的大學校園,為中國金幣文化的傳播與研究不斷地培養著后繼人才。

          此次,在浙江易金集團主辦,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中國錢幣界》雜志承辦的“2016最具人氣幣章”大型評選活動中,杜建生先生摘得桂冠。由此,集幣在線記者在與杜教授的交流中,他的關于金銀幣的收藏故事、學術人生也慢慢地呈現了出來。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當選十佳最喜歡教師

          記:能談談您對中國現代貴金屬幣或“中國金幣”品牌歷史的看法嗎?

          杜:我國貴金屬紀念幣的發行基本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979—1996,對外發行以出口創匯為主,國內收藏群體極小;1997—2008,借用國外造幣技術,主要轉向對國內發行,收藏群體逐漸擴大;2009—目前,進入自主發展階段,收藏群體急速膨脹,各種組織機構的出現,行業形成系統學術研究氛圍。

          “中國金幣”發行從最初的不成熟走向成熟,不規范走向規范、國外制作轉為自我生產、向國外發行轉為以國內發行為主,這一系列的轉變都彰顯了“中國金幣”品牌的不斷成長。特別是從2009年以后,中國金幣總公司提出“淬煉金銀,傳承文化”的中國金幣品牌核心價值,更強調了中國金幣的法定貨幣屬性,更突出了中國韻味和中國元素。該核心價值要求將提高產品質量和文化附加值作為品牌的重中之重,使金銀幣真正成為高工藝水平的文化載體,突出文化內涵,增強文化感染力;在生產管理上,要運用先進技術和獨特工藝,堅持產品質量精益求精;在宣傳上,要堅持弘揚中國優秀歷史文化,給集藏者帶來精神動力和藝術享受。

          “中國金幣”品牌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摸索與創新,已經擁有了自身獨特的品牌標識,獲得了國內外收藏者的喜愛。中國需要更多的“百年品牌”!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研討會

          記:您對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開設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公選課程的意義是怎么理解的?對這門課程發展的預期又是怎樣的?

          杜:《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欣賞與投資》課程是為在校各年級各專業大學生開設的一門人文社科類的公共選修課程。課程內容涉及錢幣基礎知識與發展、中國金銀紀念幣的發展概況、中國金銀紀念幣的基本知識、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的欣賞、中國金銀紀念幣的收藏與投資策略等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了解中國金幣文化的內涵,獲得知識面的擴展,文化素養的增強,紀念幣鑒賞能力的掌握和新型投資理念的培養。

          目前,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普及及深入,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與配合。開設這門課程,正是從高校大學生這樣一個知識群體入手,以期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欣賞與投資開課

          記:在課程推廣及具體教學中,最大的困惑在哪里?您又是怎么處理的?

          杜:由于面對的是大學生,他們沒有社會閱歷,對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一無所知,所以對課程的宣傳和解釋很重要。我一旦有機會就會向學生介紹這門公選課的內容和意義,當然通過前面學習過該課程同學的口碑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大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是課程推廣的入口,而課程的實用性和知識性則是課程最終得以規模化的真正原因。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當代中國金銀幣知識大講堂--浙大紫金港演講報告

          記:此次參賽的金幣有哪些特殊之處?您比較專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杜:此次參賽的紀念幣是一枚錯版幣——“龍鳳呈祥”5盎司彩色紀念銀幣。這枚幣是中國京劇藝術金銀紀念幣系列第二組中的一個品種,設計精美,由瑞士進行鑄造,并于2000年發行。此幣的背面題字“中國京劇藝術”中的“劇”字中的“古”少了一豎。另外,此幣正面的年號鑄為“2001”,發行公告和鑒定證書上為“2000”,造成鑒定證書上的年號與幣面鑄造的年號不符。該幣的兩處重大錯誤,堪稱“空前絕后”。最后,該幣從市場被收回,并重新發行了無錯誤的新版幣。因此,錯版“龍鳳呈祥”5盎司彩色紀念銀幣被稱為龍冠上的鳳珠,擁有極大的收藏價值。

          從研究角度出發,我的研究研究重點在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及流通紀念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記:在中國現代幣章收藏中,有哪些經驗想與廣大藏友分享? 

          杜:收藏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首先要喜愛,其次需要不斷地學習相關知識。我進入這個收藏領域后,堅持不斷學習、關注相關信息;通過媒體和網絡及時了解發行情況和市場表現,只要是有關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資料信息,就不斷地收集,并進行學習研究,從收藏慢慢把握了貴金屬紀念幣的投資屬性,走入收藏投資兩相宜的境地。

          記:您認為專業媒體在中國現代貴金屬幣的發展中應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在這個行業漸趨成熟和多元化的今天,行業媒體應該重點從哪些方面去做好服務?

          杜: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特殊性、稀有性和增值性已深入人心。隨著行業專業媒體的介入、報道和各層面的宣傳與研究推廣,金銀紀念幣集藏隊伍越來越大,對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因此,專業媒體也相應承擔了更多的責任。首先,要對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基本屬性和基礎知識做持續而系統的宣傳;要做好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幣總公司的溝通,對金銀紀念幣的發行銷售等環節進行及時報道和說明,讓普通大眾知道怎樣從正規渠道進行收藏投資;要對借用、假冒中國金幣品牌的行為和推銷活動進行及時申明更正,保護消費者利益。

        【杜建生簡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浙江大學副教授,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與應用工作。1995年開始,進入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收藏與投資。以20余年的親身實踐,始終觀注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發展動向,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如:《中國京劇臉譜系列金銀幣后市投資前景展望》、《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貴金屬紀念幣項目發行計劃研讀》、《京劇臉譜彩色金銀幣投資策略與實戰分享》等。2011年9月,《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欣賞與投資》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首次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正式開課。成為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最受歡迎的公選課之一。

          2012年5月22日,主講的專題講座《談古論“金”,規劃金色人生》金銀幣知識大講堂走進浙江大學,受到廣泛好評。該講座由中國金幣總公司、浙江大學和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等聯合舉辦,對促進中國金幣品牌和金幣文化的推廣有著積極的意義。

        【收藏列表】

          中國傳統文化生肖系列金銀紀念幣、中國四大名著系列金銀紀念幣、中國京劇藝術系列金銀紀念幣、中國佛教系列金銀紀念幣、中國臉譜藝術金銀紀念幣、中國重大歷史事件金銀紀念幣等。收藏過程中也參與了投資操作,收益可喜!

        【著述】

          2012年9月,《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欣賞與投資》一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目前為止第一本有關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基礎知識方面的教材。同時,《當代中國金銀紀念幣欣賞與投資》多媒體課件開發制作已初步完成。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聲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原創稿件與圖片,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

        更多郵幣卡交易、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集幣頭條APP。
        集幣頭條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